天气炎热,被这三种虫咬需当心-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3 06/15 09:19:49
来源:南宁晚报

天气炎热,被这三种虫咬需当心

字体:

【原标题】天气炎热,被这三种虫咬需当心

  夏日炎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各种虫子此时尤为活跃。很多人户外活动时身体暴露部位常会出现分散或成群分布的小红疙瘩、水肿、水疱,轻者皮肤长疱又疼又痒,重者有烧灼感、皮肤破溃甚至威胁生命。专家提醒,有虫咬皮炎症状时,需避免抓挠以防感染,尤其是被隐翅虫、蜱虫、蜈蚣这三种虫子咬伤后,更要做好善后处理。

  隐翅虫:不要用手拍打,轻轻吹走或驱赶

  隐翅虫因翅膀不可见而得名,多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如湖边、池塘、水沟、杂草丛和水稻、玉米等作物田,进水处常成群出现。隐翅虫毒性特别大,搔抓或被拍死压碎后会释放毒液,皮肤接触部会位出现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伴痒,渐有灼热、疼痛感,严重者会出现恶心、头痛、发热等症状。

  专家提醒:接触到隐翅虫的毒液后,如果皮肤患处发展为脓疱或呈灰褐色坏死,灼痛明显,搔抓后会出现糜烂面。1~2周后脱痂愈合,会留有色素沉着或浅瘢痕。皮疹广泛时可有发热、头疼、恶心、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若不慎“中招”,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局部,若症状明显,可以用蒲公英、地丁草、野菊花、金银花、大青叶、生地榆等煎汤冷敷,也可以外抹炉甘石洗剂。如果病情严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发现隐翅虫后千万不要用手拍,以防皮肤接触它的毒液而出现损伤,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或用其他物品驱赶。

  蜱虫:被咬后千万不要用手强拔虫体

  蜱虫是一种寄生性吸血性昆虫,嗅觉灵敏,以吸血为生。被蜱虫叮咬后,身体会出现不同的炎症反应,除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水泡外,还可能导致发热、全身无力,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精神不振、厌食等症状。蜱虫最喜欢寄宿在儿童身上,不及时为孩子去除蜱虫,严重时会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的危险情况。

  专家提醒:被蜱虫叮咬后,千万不要用手强拔虫体。可以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外面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地退出来。取出虫体后,需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必要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处理。

  蜈蚣:被咬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再涂碱水或氨水

  蜈蚣是一种有毒腺的动物,如果人被咬伤,局部可见咬伤淤点,周围皮肤出现肿胀,有灼热、剧痛和刺痒感,全身症状为临床表现。若及时治疗和处理,病情较轻者,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及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昏迷、心脏和呼吸麻痹等,可致死亡。

  专家提醒:被蜈蚣咬伤后应及时治疗和处理。一旦发现被蜈蚣咬伤,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中和毒液酸性,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常规处理后还是肿痛难忍,甚至出现头晕发热的症状,须立即到医院就诊。(记者 黄翠巧)

【纠错】 【责任编辑: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