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组团式帮扶助力乡村教育-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3 06/21 09:12:53
来源:新华网

青秀区:组团式帮扶助力乡村教育

字体:

  新华网南宁6月21日电 点点烛光,点亮孩子的希望。他们扎根乡村,为孩子们开蒙启智、筑梦未来;他们探索创新,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他们倾注爱心与智慧,撑起孩子们成长的一片天……

  自2022年8月起,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从市区学校选派52名骨干教师组成8个乡村教育振兴工作队派驻到乡、镇学校,帮助学校充实教师队伍,提升管理水平。工作队成员用坚守和奉献,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

  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中心学校的同学在球场跑步。新华网 刘君 摄

  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中心学校坐落于邕江河畔,自然环境优美,教室里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和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的呐喊声回荡在校园上空。

  “我在班级中设置了文明小天使、课间礼仪小标兵、劳动管理小当家、食堂小小管理员、排队放学小能手这五个管理岗位,激发同学们的小主人翁意识和光荣感。”派驻长塘镇中心学校的南宁市园湖路小学大队辅导员廖宏荣说。

  “我组织班上同学用简单的英语口语进行交流,跳出书本,慢慢提起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派驻长塘镇中心学校的南宁市仙葫学校的英语老师覃浩说。近一年的教学中,覃浩通过加强口语练习来增强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

  派驻长塘镇中心学校的南宁市盘古路小学美术老师刘子瑜(后)和长塘镇中心学校的同学在张贴清廉教育优秀作品。新华网 刘君 摄

  为提升长塘镇中心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工作队员们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运用“八桂教学通”平台辅助教学,活用数字资源,积极推进信息化教育发展;利用城区学校的优质资源,开展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联合教研活动,为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帮助;以科研促发展,大力鼓励工作队员到驻校后积极参与到课题申请与研究当中,目前,工作队获一项城区级课题、两项市级课题立项。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青秀区南阳中学的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开展体育锻炼。

  青秀区南阳中学的同学在开展壮族特色体育项目“抛绣球”。(学校供图)

  “南阳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除了教学外,还很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一年来,在派驻南阳中学的南宁市仙葫学校教师卢健和南阳中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今年体育中考中发挥出色,在青秀区所有中学里排名前列。

  同时,派驻南阳中学的教师工作队在提升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规范化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带动更多的老师参与课题研究,通过教育教学的探索实践,改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今年来,青秀区聚焦乡村教育振兴,加强向乡村学校派驻乡村教育振兴工作队,更加系统、全面、长效提振乡村教育“软实力”。

  青秀区南阳中学的同学晚上在楼梯间阅读。(学校供图)

  青秀区采用“头雁领航、分工协作”的小学“1+3+N”、中学“1+1+N”雁群组团帮扶模式,由1名校级领导示范引领、1名或3名中层人员管理优化、N名骨干教师带动辐射,层层对应建立梯队同层帮带交流机制,引领乡村学校打造一支涵盖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完备的教育人才队伍;横向加强城乡校际协同合作,推动30个名师工作坊下沉乡村,定期选派乡镇老师到市区学校进行交流锻炼。运用“互联网+学区制”深挖探究农村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课题,以“示范课+研究课+专题讲座”引导乡村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究高效的教学模式。截至目前,青秀区建立城乡师徒结对90人,上优质课和展示课145次,开展教学研讨和管理经验交流等活动247次,组织城乡学校团建53次。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我们将驻村老师收集的材料统一进行整理。并组织召开座谈会,让他们讲述在驻村工作中的感想和意见建议,详细了解每所学校的特色亮点,进行下一步的安排,通过我们组团式帮扶,更好地助力乡村教育工作。”南宁市青秀区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青秀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农耀国说。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