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桂林银行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银行”为愿景,为八桂大地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一面旗帜,引领金融企业“发展为民”
近年来,桂林银行坚持“国企姓党”不动摇,桂林银行党委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奋力开创全行改革发展新局面。
桂林银行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而且扎实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打造“感恩乡土 红色桂银”党建品牌,探索“党建引领 业务融合”共赢模式,围绕地方发展大局、助企纾困、绿色发展、惠企惠民等方面,联动社会各级党组织创建“1+1+N”党建联盟,整合资源、共谋发展,实现党建效能、社会效应、经营效益“三位一体”联动增效。
桂林银行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200家金融红色驿站,依托旗舰网点打造桂林市首个国企党群服务中心,发挥融党建阵地、便民驿站、信息枢纽、金融服务“四位一体”综合平台的服务功能。
近年来,桂林银行与各级党组织开展“银企共建”“政银携手促振兴”等共建活动近千次,与100多个党组织签订了共建协议,在推动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志愿服务点,创新“金融+志愿者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模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党建与业务同轴共转、相融互促。
一本良策,寻找金融惠民“最佳答案”
2022年,桂林银行发布“价值纲领”,全行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承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为己任,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推动经营格局和运营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在实践中,桂林银行把以推进普惠金融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需求为目的,以乡村振兴强基、工业振兴增效、科教振兴聚力、文旅发展提质等“五大专项行动”为载体,推出党建精品项目20个,构建“红色共赢链”汇聚行业条块合力,在服务地方经济上做出积极贡献。
截至今年3月,桂林银行累计支持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569个,授信总规模超1000亿元。
针对助企纾困实际需求,桂林银行推出延长贷款期限、调整还款方式、减免罚息等系列助企纾困措施,多方建联发挥“党建+银政企”集锦式交流平台优势,帮助企业精准解读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桂林银行2023年累计投放“桂惠贷”73.55亿元,覆盖全区14个地市,惠及市场主体1924家,连续两年在广西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中获评一级机构。
一种情怀,践行“金融为民”理念
带有泥土气、烟火气的金融工作,是扎实服务人民群众的金融工作。
在全州,有一名被百姓写联名信挽留的“莫书记”——桂林银行派驻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从2015年至今,莫日发8年的驻村生涯里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三次任期将满均被村民联合签名请求留任,至今连任。他把桂林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及“银行+商户+合作社+贫困农户”的产业模式注入山村;8年里,他争取了1000多万元资金支持村道改造、巷道硬化、路灯亮化、饮水安全等,真正使小山村实现了大变样、焕新颜。2018年末,白竹村实现了整村脱贫;2021年末,白竹村人均收入跃升至14200元。
秉持“金融为民”的理念,桂林银行依托全广西近7000家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建立起了一批党员志愿服务队和青年志愿服务队,也培养出一批金融服务“排头兵”。
当好守护漓江的“二郎神”,桂林银行从2007年开始就已经行动起来,联合共青团桂林市委等设立“桂林市青少年保护母亲河漓江环保基金项目”。截至今年6月,桂林银行已连续17年向该项目捐款并组织开展各类保护漓江志愿活动,同时在漓江沿岸打造6家“漓江生态保护金融服务点”,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实践中。
桂林银行还打造“情暖夕阳”适老服务网点、推出手机银行“关爱版”、配置厅堂“爱心专员”、开通96299尊老热线、上线线上营业厅视频银行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活动,解决特殊群体办理业务的困难;配合政府部门大力开展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2022年组织开展涉老反诈进社区宣传活动1000余次;联合自治区红十字会正式启动“红十字博爱驿站”公益项目,携手打造200个“红十字博爱驿站”;联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创立“乡村书屋”公益项目。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在桂林设立“乡村书屋”20家,为农村儿童提供可随阅随取的图书上万册。(谭彦 蒋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