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姜还在长 订单就上门
生姜
韦权朝(右)在种植基地查看生姜长势
生姜是一种常见的烹饪调料。但是,由于姜的耐寒、抗旱能力弱,田间护理要求高,在柳城规模化种植生姜的农户并不多见。不过,马山镇外大龙村外大龙屯的村民韦权朝却勇闯“姜”湖。现在生姜还在长,订单就找上门了。
6月26日,韦权朝正在四塘农场三队生姜种植基地查看生姜长势。地里绿油油的姜苗有1米多高,空气中弥漫着一丝丝的甜辣味。再过1个月,他种植的生姜就要大量集中上市。现在生姜还在生长期,就已经陆续有4名客商来下订单。客商表示,可以马上按照2万元每亩的价格签订购销合同。看着目前一路向好的生姜市场行情,韦权朝还在犹豫,期待更好的价格。
韦权朝是个有心人。这几年他一直关注生姜市场,发现种植生姜是个短平快的项目。虽然种植的技术要求高,但是若管护得当,收益将非常可观。2022年,韦权朝就大胆种植了60亩生姜,亩产超过6000斤。丰产又丰收,韦权朝尝到了甜头。2023年,韦权朝采取和掌握生姜种植技术的技术员合伙的方式,扩大生姜种植规模。韦权朝说,生姜种植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投入的成本就会打水漂。韦权朝介绍,种植生姜对土壤的要求非常高,已经种植过生姜的地块,要间隔8年左右才能再次种植。因此,他在四塘流转土地时,格外注重土地之前种植作物的情况。经过实地考察,他按照每亩1500元的价格,流转了120亩土地,全部安装了滴灌和喷淋设施,用于种植生姜。
百色是广西有名的生姜种植区。为了不出差错,韦权朝在采购姜种的环节,亲自去到广西百色生姜种植区,和当地的种植户进行交流,了解百色和柳城在气候、土壤、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今年3月份,他采购回姜种进行本土化种植,聘请有经验的农户进行生姜管理、培土、施肥。韦权朝向笔者介绍,按照生姜目前的长势和喜人的收购价格,今年应该是个丰收年。(冯艳芳 韦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