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林市福绵区通过强化组织引领、统筹协同联动、抓实就业保障,结合清廉社区建设做好易地搬迁安置点的后续服务工作,推动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前,福绵区共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0个,安置住房1030套,搬迁户975户,4286人,分别位于辖区内的5个乡镇。
强化组织引领, 夯实社区红色根基让居民搬得出。福绵区搭建“社区党组织—安置点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在1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内成立10个党支部,设置32个楼栋党小组,推动福绵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党的组织实现全覆盖;设立小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党员活动室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搭建“党建+清廉社区”文化长廊和宣传展板,为小区党员群众提供里良好的活动场所和文化阵地;充实社区治理骨干力量,从各单位遴选政治素养好、综合能力强的领导干部担任安置点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20名熟悉基层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驻社区工作队员,选聘78名责任心强、热心公益的安置点党员担任单元长,组织后盾帮扶单位党员干部、帮扶联系人、村(社区)“两委”干部组建35支“楼栋管家”先锋队,为搬迁群众更好融入安置点提供有力组织保障,推动政治清明建设落地见效。
统筹协同联动,疏通社区治理脉络让居民稳得住。福绵区整合组织、政法、医保等部门资源,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配套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业社保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平价购物中心、社会治安综治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等9个服务工作平台,引入社会力量入驻社区提供养老、托幼、心理咨询等专业服务,推动形成搬迁社区“10分钟服务圈”。实施“党建+网格”精细化管理模式,将社区干部、安置点支部成员、驻社区工作队员等编入网格中担任网格员,承担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等职责,着力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完善社区治理议事决策民主规范制度,定期召集党员骨干、网格员、居民代表等议事协商。
抓实就业保障,促进社区治理发展让居民能致富。福绵区依托人社、民政等部门资源,对接园区企业收集用工需求,推动形成“企业派单、社区送单、群众接单”的就业服务模式。在各安置点周边设置就业帮扶车间,对安置点定向招收职工,吸纳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助推搬迁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