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做优“土特产” 打造新引擎
南丹梅花山猪作为南丹县特有地方品种,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该县中堡苗族乡,因其头部旋毛呈白色梅花状而称为南丹梅花山猪。近日,南丹县农业农村局畜牧站与中堡苗族乡兽医站技术人员到中堡苗族乡各个村屯开展梅花山猪样本采样工作,通过采样检测基因,向国家申请地理标识,更好的保护地方特色产业品牌,提升南丹梅花山猪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南丹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做优“土特产”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拓展特色产业增值增效空间。
立足资源禀赋 打造特色产业
该县依托土地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巴平米、长角辣椒、梅花山猪、南丹黄牛、南丹瑶鸡、苞谷李、黄腊李等产业新亮点,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先后建设了万亩油茶基地、万亩巴平米基地、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千头肉牛养殖基地、千亩茶叶基地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全县特色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据统计,该县巴平米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量2.5万吨,产值1.65亿元;六龙茶种植面积3820亩,年产茶叶182吨,产值2000万元;瑶鸡年出栏600多万羽,产值4亿多元;黄牛年出栏1万多头,产值1.3亿元;苞谷李种植面积1.8万亩,产值1.2亿元。
注重差异发展 唱响特色品牌
该县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思路,坚持在农产品的质量上下功夫,大力培育区域公共品牌,积极开展农产品品质品牌认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目前,已建立巴平米、六龙茶、猕猴桃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县累计认定“三品一标”产品35个,认证基地面积19.85万亩,其中,认定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获得香港优质“正”印认证产品3个、入选“广西好嘢”农业品牌目录3个、获得富硒农产品认证5个。巴平米、六龙茶、瑶鸡纳入2022年度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巴平米种植基地获批创建“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
同时,该县高度重视“土特产”品牌营销战略,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茶文化旅游节、黄腊李文化旅游活动、落花坪赏花文旅活动等特色节庆活动,汇聚各方力量,放大“土特产”品牌营销效应。
注重集群发展 延伸特色产业链
该县通过外引内培双向发力,培育了一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延伸产业链,实现乡村产业“聚产成链”“抱团发展”。同时,通过发放产业奖补、培育优良品种、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实现乡村种植养殖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目前,该县有自治区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自治区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3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家;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罗丹荣 苏宏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