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已至盛,美食相助消暑生津-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3 07/23 09:24:19
来源:南宁晚报

夏已至盛,美食相助消暑生津

字体:

【原标题】今日大暑!夏已至盛,美食相助消暑生津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北京时间7月23日9时50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大暑时节正值三伏天中的中伏,《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但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大暑前后,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这大雨使得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今日本报推出“二十四节气美食图鉴”之“大暑”。“大暑”节气,这些时令美味和习俗你知道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记者 宁玉桦 文沛仔)

  大暑美食

  ●仙草

  每到大暑时节,天气酷热,福建、广东等地有在大暑前后吃仙草消暑解毒的习俗。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民间有吃凤梨的习俗,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西瓜

  在生活中西瓜已经成为人们印象中夏天的标配。特别是在大暑时节吃上一口冰凉的西瓜,才觉得夏天更加完整。

  作为夏季最常见的一种水果,西瓜有生津止渴的效果,而且甘甜多汁,在夏天能够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医也有记载,如果人们出现中暑,或者是发热的情况,还可以用西瓜入药。

  ●“喝暑羊”

  大暑时节,鲁南地区的人们往往会喝上一碗温热的羊肉汤,带走体内积热,俗称“喝暑羊”。

  羊肉性温味甘,中医常说“补在三伏”,要以温食为主。味干性温的羊肉,能益气补虚,是夏天进补、养阳气的佳品。

  ●冬瓜

  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之一,冬瓜有着消暑清热、消肿的作用。

  而且其口感比较清甜,水分比较多,也有着利尿的作用。

  大暑习俗

  ●晒伏姜

  伏姜源自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喝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10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烧伏香

  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纠错】 【责任编辑: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