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教合一——容县都峤山
不知何时起,在容县的民间就流传着谚语:“南山金库斗,九曲十八扭。旗鼓前后有,铁旗把水口。”这里的南山,就是指都峤山。
谚语是一个地方的古老记忆。我们迄今仍可以从都峤山中,追寻到许多浓缩着容州千年人文记忆的碎片。
↑都峤山南洞天丹霞赤壁环绕
连绵十数里的都峤山,奇峰林立、谷幽道险。都峤八峰旧时以云盖峰为界,分为南洞天和北洞天两部分。其中,南洞天在当地称为“南山肚”,从高空俯瞰,此处丹霞赤壁环绕成半圆,宛如偌大的肚子,山形地理间自成一股海纳百川的气势。而处于丹霞石壁间的层层叠叠的岩洞,成就了都峤山一段延续千年之久的人文盛事。
这些岩洞数以百计,成为众多都峤先贤隔绝世间的另一“尘世”。只需简单做些修整,岩洞即成遮风避雨的居所。据有关学者统计,历代都峤先贤先后在岩洞中建造了近千间居室。其中,有一个岩洞中建有居室72间,后来被人们称为“七十二房井”。
↑据有关学者统计,历代都峤先贤先后在都峤山岩洞中建造了近千间居室。
↑图为都峤山太极岩,曾是儒师传道讲学、士子读书研学的场所。
早在汉末,道教在都峤山兴起,并成为岭南地区道教南传最早的地方之一。有众多道士结缘上山修行,当地自此成为岭南道教重镇。唐宋两代,佛教及儒学相继上山,一度出现“九寺十三观”盛景,“行道者闻钟鼓声而不见寺院,居岩者闻锄斧声而不见耕樵”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此后,漫长岁月里,都峤山逐渐融汇儒、佛、道文化精髓,渐成三教合一的文化圣地,尽显包容并蓄。
↑图为都峤山娑婆岩,现今是游客爬山休闲、观赏云海的景点。
除了作为儒学传习之所,都峤山还因为历代文化名人造访而声名日隆,北宋文学家苏轼、南宋丞相李纲以及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皆游览过此地。苏轼还写下“乞得纷纷扰扰身,结茅都峤与仙邻”之句。
而今,我们阅读一座山的意义,便是在这时光的流逝里,领略那沉淀了两千多年的文化底气,把历史的记忆变成今天的文化积累。
稿件提供:玉林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