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化打好河长制“组合拳”守护绿水青山 共绘生态画卷
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河道管理综合整治,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打好绿水青山保卫战。
强化资源保护。该县以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为抓手,落实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取用水管理,加大对河道及水库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不断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同时,加强河道周边环境治理,积极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整治等行动。2022年以来,该县投资57万元,用于维修养护小型水库;投资41万元,继续整治九娘河百秀河段3.9公里;投资1484万元,实施灵岐河羌圩河段二期治理工程整治河道6.26公里。建成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20个。
强化“四乱”整治。该县健全完善“清四乱”层级负责制,定期开展“四乱”问题“回头看”,坚决清理存量、遏制增量,推动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同时,以河道采砂专项整治为抓手,始终对非法采砂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对非法采砂行为从严、从重、从快处理。2022年以来,该县河长办联合都安瑶族自治县、马山县河长办开展采砂河道联合执法3次,完成河湖“四乱”整改销号问题共13个、治理疏通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4个,完成率100%。
强化打非治违。该县全面推行“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坚持巡查与惩治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联合执法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水环境行为。2022年以来,该县多次对岩滩库区非法网箱、围网、拦网养殖进行专项整治,累计排查非法网箱182个,面积达8689平方米,其中,动员养殖户自动清理网箱131个,面积达6154平方米,依法强制迁移网箱51个,面积达2535平方米;查处水事案件13起,其中立案查处3件,调处信访12件。
强化合力共管。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责任,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各级河长责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目前,该县共有县级河长(含总河长)6人、乡级河长80人、村级河长96人。县级河长累计巡河82次,乡级河长巡河4375次,村级河长巡河6215次,各乡镇共清理河道河面垃圾50多吨。
强化宣传引导。该县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保日”,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同时,在生态水岸公园创建“河长制主题公园”,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今年以来,该县累计组织志愿者开展河道清理活动13次,发放河长制政策法规知识宣传资料2万份。(蓝本能 卢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