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和吉镇:小镇做好发展大文章-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3 10/26 12:01:31
来源:宾阳县委宣传部

宾阳县和吉镇:小镇做好发展大文章

字体:

  在南宁市宾阳县和吉镇排塘水库“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场,一排排光伏发电板与波光粼粼的水面相映成辉,在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恰是一次新能源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隔空“碰撞”。

  在益豚伶俐现代化种养生态农业基地,一座座生猪养殖单元整齐划一、明亮干净,“现代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为生猪养殖注入“芯”动能。

  在志广村的“十里葡萄长廊”,一串串蒙着神秘“面纱”的葡萄挡不住沁人心脾的果香,轻轻将“面纱”摘下,翠绿的“阳光玫瑰”、紫黑的“巨峰”和“夏黑”争相展示着自己的饱满姿态......

  近年来,和吉镇积极融入全县“一轴两区两园两带”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做大农业、培育工业”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创新谋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

  红色引领,强基固本,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和吉镇注重深挖丰富的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点燃“红色引擎”奏响“发展强音”。“我们要以不畏艰辛、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为指引,转化为干事创业强大动力,让党员冲在发展一线,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和吉镇党委书记李雪松介绍道。

  近年来,和吉镇为高质高效助推项目建设,建立镇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企业“一帮一联”制度,通过全镇7个企业项目党建综合服务站、13个党员责任区和先锋岗,实现组织联建,破解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遇到的难题。成功签约现代化光伏玻璃及压延玻璃生产项目,闲置的土地资源得以有效盘活。助推投资4.8亿元的宾阳县晶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渔光互补一期120MW光伏发电项目于2022年1月22日实现并网发电,项目建成以来,年均发电量达到1.2亿度电,年营业额6000万元以上,既节能减排,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镇党委、政府大力还推进投资6000万元的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新能源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做到贴身服务“零距离”、办事效率“零延误”、项目实施“零障碍”。2023年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区内外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600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17.6%。

  生态优先,引大育强,特色养殖打造“新标杆”。和吉镇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理念,围绕“猪鸡牛羊”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养殖业规模发展。先后引进培育益豚养猪、温氏种鸡、和盈养鸡、青青羊(牛)等一批优质畜牧企业,建设“智能模式+标准化”养殖场,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一批生态化、集约化的养殖业,现代养殖特色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和吉益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伶俐村委凌贵村,养殖场占地680余亩,建设有育肥舍、保育舍及相关配套设施,布局规范,功能齐全,可实现自动上料、饮水、控温、清粪、换气等。“我们公司可以实现年存栏育肥猪5.2万头,年出栏育肥猪10.4万头,年产值2.5亿元的目标。”公司主管玉金才表示。目前,和吉益豚农业、和盈农牧获评广西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带动全镇建成生猪标准化养殖场12个,辐射带带动全村近100户村民发展养殖产业。通过完善“股份合作、村企联建”等抱团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此外,广西和盈农牧有限公司租用6个面上村抱团建设的12个鸡棚,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4万元。

  2022年,全镇肉猪年出栏15.04万头,出栏量占全县的17.79%,位居全县第二;家禽出栏306.75万羽,出栏量占全县的10.86%,位居全县第四。正在推进的智慧牧场青青羊(牛)产业园项目建成达产后,致力打造成为广西首个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预计年出栏肉羊50万到100万只,年生产后备奶山羊20多万只、育肥山羊公羊20多万只,年产羊奶15万吨、有机肥20万吨等。

  产业生根,提质增效,设施农业推动“大发展”。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和吉镇把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壮大种植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通过扩量提质,实现创牌增收。

  和吉镇志广村有种植葡萄的历史,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让“志广葡萄”声名远扬。为进一步提升这张宾阳农业名片的品牌美誉度,和吉镇通过加强土地保护、坡耕地治理、完善灌溉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引进水肥一体化新技术等举措,不断夯实葡萄种植基础设施。葡萄基地从初期的120亩发展到1000余亩,由单一品种发展到“夏黑”“阳光玫瑰”等多个品种,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规模种植,打造“十里长廊”葡萄产业带,全年产量达到320多万公斤,直接经济收入1500多万元。

  “以土地流转为突破,依托合作社模式,大力发展规模农业、订单农业,促进种植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吉镇镇长何冬玲介绍说。和吉镇秉承“科学规划、精心实施”的理念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通过对连片地、撂荒地的整治保障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促进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在伶俐村委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各类蔬菜生机盎然,丰收在望。通过对连片地、撂荒地的整治,全面推行“田长制”,着力构建全程一体化耕地保护机制。在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方面,全镇完成2022年耕地外流整治4700余亩,完成2022年承诺种植地块复耕复种2580.25亩。

  2023年,和吉镇以“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农业生产方向,针对土地分散,农户单打独干的情况,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小块并大块”“小田变大田”,打造建设2000多亩的现代农业蔬菜生产基地,轮作芥菜、大葱、胡萝卜等经济作物,年产量1200万公斤,产值1800万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7000亩,流转土地1.8万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8万亩(其中水稻种植1.94万亩,大豆花生玉米种植0.86万亩),完成甘蔗种植2万亩,高糖良种覆盖率达98%,完成果菜种植4.45万亩,产量达8.95万吨。(蒙焕章 韦彬秋 刘洪璘 罗桂源)

【纠错】 【责任编辑: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