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宁市良庆区不断夯实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农业”等方式,不断推动农村数字化建设,在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心的民生领域多点开花,在现代化农业建设和应用中也初见成效,数字乡村建设成为良庆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
以数字化技术手段,牢守粮食安全底线
良庆区通过综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大数据+卫片执法”等信息技术手段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根据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不同情形,逐个逐块有序推进整改,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以保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截至目前,良庆区已经全部完成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的整治任务。使用集移动看图、智能识别、巡查打卡、问题上报、图斑处置、违法举报、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邕护田”APP,结合良庆区耕地保护工作实际和巡田制度,为各级田长、巡田员提供精细化管理和简易化工作的技术支撑,构建高效、规范、协同的立体化监管格局,切实解决巡田过程中的核查不精准等问题,进一步健全了耕地监管、全面智慧护田体系,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推进数字化政务服务,拓展数字服务空间
良庆区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卡覆盖人群广、服务渠道多、线上线下融合应用的优势,以社保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推动更多人社服务事项在基层“就近办”“线上办”。同时,以广西“数智人社”系统为载体,录入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监测、外出就业及回流、就业跟踪服务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数字信息基础和参考依据。截至10月24日,良庆区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更新率达到92.45%。巩固提升“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模式,逐步简化工作流程和精简办事材料,大力推行“南宁数字民政”“广西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网上自主申请服务。按照居住地申办低保的工作要求,通过社会救助系统实现区内办理低保关系转移接续手续,推进社会救助数字化发展。
实施公共服务数字化,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通过维护好医保信息系统各项数据信息,确保了辖区参保群众在南宁市统筹区范围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及时享受“一站式”结算服务。截至今年10月25日,良庆区参加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累计为249735人,较去年全年增长3500多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良庆区各中小学“周周都用”数字资源,学校教师人人应用数字资源开展备课授课,同时,做好多媒体设备及网络配套建设。落实南宁市推进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工作任务,做好公办中小学多媒体设备及网络配套建设,良庆区实现中小学校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卢青燕 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