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监管新规12月起实施,产品功效宣传不得误导消费者-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3 11/25 08:38:35
来源:南宁晚报

牙膏监管新规12月起实施,产品功效宣传不得误导消费者

字体:

  【原标题】牙膏监管新规12月起实施,产品功效宣传不得误导消费者

  牙膏是清洁用品 对牙病可防不能治

▲超市在售牙膏品牌众多,市民正在选购

▶电商平台一些功能“牙膏”的广告宣传可能会误导消费者 (网络截图)

  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口腔健康,但一些牙膏产品随意宣称具备“促进幼儿长牙”“修补牙洞”“抗幽门螺旋杆菌”等功效,严重误导了消费者,也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安全隐患。

  今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牙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牙膏的功效宣传、原料备案、名称规范等提出了要求,规范牙膏生产经营活动,保证牙膏质量安全。《办法》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南宁市面上牙膏产品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走访。

  监管新规 非牙膏产品不得标注“牙膏”字样

  11月21日,记者走访江南区某超市日用品专区看到,上百种牙膏摆在货架上,让人一时难以决定选购哪种牌子。记者查看多款牙膏后,发现售卖的均为普通牙膏。

  市民张女士反复权衡后,给孩子买了一款某水果味酸奶型益生菌牙膏。该款牙膏标价30多元,包装上写着“双重防蛀”。张女士说:“现在牙膏品种太多了,有时很难决定购买哪种。一般情况下,我买牙膏只是看包装上宣传的功效,对于牙膏的具体成分、是否真的有药用效果,并不会仔细关注。”

  据了解,《办法》进行政策解读时指出,目前我国牙膏市场上功效宣称较为混乱,部分宣称与药品、医疗器械的界限模糊,严重误导了消费者,也给消费者健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牙膏作为使用频次高、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其相关信息却时常被消费者忽视。《办法》清晰界定了牙膏的边界,将牙膏参照有关普通化妆品的规定进行管理。《办法》明确,牙膏产品名称一般由商标名、通用名和属性名三部分组成。牙膏的属性名统一使用“牙膏”字样进行表述,非牙膏产品不得通过标注“牙膏”字样等方式欺骗误导消费者。

  调查走访 一些功能性“牙膏”宣传存误导

  记者走访南宁多家超市发现,市面售卖的牙膏多为“妆字号”普通牙膏。不过,在一些线上销售平台中,“医院同款”“牙医推荐”……一些功能性“牙膏”的广告宣传充满暗示,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在某电商平台,一款防蛀牙膏标注“牙医推荐”字样,宣称蛀牙洞龋齿防蛀,其下方标注是“防蛀牙膏”,在上方还用大字标注“防蛀专用膏”,售价45元。该产品是普通牙膏还是治疗的功能性膏药,消费者难以辨别。

  《办法》规定,牙膏标签禁止标注下列内容: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禁止标注的其他内容。

  消费者黄先生说:“我买牙膏时很少会注意是否为‘妆字号’。我看网店或直播间也很少会强调、展示这些信息,通常就是着重介绍牙膏的功效。一些宣称有特殊功效的牙膏价格比普通牙膏贵,抱着可能会有效果的心态,我有时也会购买。”

  针对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等问题,《办法》规定,牙膏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牙膏备案人应当在备案时公布功效宣称所依据的文献资料、研究数据或者产品功效评价资料的摘要,接受社会监督。牙膏的功效宣称评价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等有关规定,保证功效宣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专家提醒

  功能性牙膏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陈秋兰介绍,目前市面上市民使用的牙膏大多是普通牙膏,其作用主要是清洁。目前卫生部门承认的功能性牙膏仅有防龋、抗炎、抗过敏三种。没有口腔疾病及龋齿的人群,不建议盲目选择功能牙膏,盲目使用可能会给口腔健康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

  陈秋兰建议,市民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功能性牙膏。如,抗炎牙膏里会含有抗炎的药物,抗过敏的牙膏含有抗过敏药物。医生在临床检查中如果遇到市民确实需要使用功能性牙膏的,才会开具给患者使用,大多数市民在日常使用普通牙膏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功能性牙膏对一些牙病可以起到预防作用,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刷牙时牙膏停留在口腔的时间很短,难以达到修复治疗牙齿的功效。如果牙齿出了问题,建议到口腔科找专业医生治疗”。

  针对一些商家宣称牙膏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一说,陈秋兰表示,口腔内的幽门螺旋杆菌数量很少,且活性不强。因为口腔环境不适合其生存,幽门螺旋杆菌在人体内主要定植在胃部。经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目前没有任何牙膏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证据。

  最后,陈秋兰建议,市民不要长期使用同一款牙膏,以免牙齿对该牙膏产生耐药性,最好定期更换牙膏的品种,对维护口腔健康有好处。也不建议全家人共同使用一支牙膏,因为口腔菌群产生同一种疾病可能会大一些。此外,每次刷牙使用牙膏别过量,每次牙膏用量豌豆大小即可,不用在牙刷上挤满牙膏。(黎兆齐)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