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五象 建设门户新城 2023年良庆区政企对话会成功举办-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3 12/03 09:05:38
来源:南宁晚报

打造国际五象 建设门户新城 2023年良庆区政企对话会成功举办

字体:

【原标题】打造国际五象 建设门户新城 2023年良庆区政企对话会成功举办 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中心城区加速崛起

  从羊肠小道到四通八达,从低矮平房到高楼林立,从人烟稀少到灯火通明,从配套匮乏到设施齐全……南宁市良庆区成立18年以来,翻天覆地的巨变,昂扬向上的风采,无不昭示着这个“宜商、宜业、宜游、宜居、宜学”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正加速崛起。

  日前,由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南宁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国际五象 门户新城——2023年良庆区高质量发展对话会”在南宁日报社举行。良庆区各相关单位、重大项目配套、落地企业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良庆区的发展红利,投资重点和未来规划,为良庆区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据悉,当天到场的单位和企业分别有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宁轨道地产集团、华润置地、广西新中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南宁金融集团、南宁悦年华康复医院、五象万象汇、广西保利置业、广西万科、广旅置业、威宁地产、广西交投地产、北投产城、中海地产、建发房产、广西祥嘉公司等。

  宜商良庆成企业投资发展沃土

  良庆区是南宁的南大门,是五象新区的主战场和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等多个开放平台的落户地。

  近年来,良庆区稳健起步,将高质量发展贯彻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了适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自设区以来,良庆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GDP从2005年的29.1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11.39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005年的2.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03.72亿元,是广西第二个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县市区,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城区等荣誉。

  经济、产业、营商环境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撑。良庆区正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以有力举措助力进驻企业提质升级。如所得税征收低、产业扶持政策力度大、招才引智政策优、经济贡献政策奖励多等等。

  在抢抓机遇谋发展的同时,良庆区着力招商引资,以商引商,相互推荐,招引上下游企业签约入驻良庆投资置业,创新打造了五象良庆招商联盟。此外,良庆区发力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区率先开通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全方位预约服务,率先推行并持续创新掌上办、无感审批、线上材料预审等“无感办事”政务模式;上线“智能预审平台”等。抢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先行先试的发展先机,同步办理自治区委托或授权自贸试验区实施的事项,企业办事不出片区,即可享受更多改革红利等等。

  产业集聚为宜业良庆增添活力

  近年来,良庆区创新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智慧政务服务新模式和为企业解决问题的新机制,吸引了大批企业家及优秀人才前来发展。

  良庆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壮大总部经济。截至目前,产业发展核心区域107栋楼宇中税收超亿元的有16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从成立到现在,累计注册企业5.76万家,其中外资企业约400家,主要涉及现代金融、大数据、电子信息、商务服务等重点产业。

  对话会上,良庆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魏金谈到了良庆区三大重点产业的发展情况,即现代金融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新兴制造产业。他表示,良庆区现代金融产业加快集聚,截至今年10月,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落户金融机构(企业)497家,成为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主平台;入驻总部基地的数字经济企业和科研机构超过5700家,以大数据、智能终端、北斗导航等产业为主导的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已初步形成集聚。

  今年5月,国家层面批复云南和广西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的总体方案,广西将规划建设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五象新区作为启动区之一,约2.3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也全部落在良庆区。电子信息部分,重点打造南宁初芯、水木蓝鲸公司集成电路设计—广西华南芯制造—华芯振邦封装测试的半导体全产业链,以泰克公司储存产品生产、华芯振邦12英寸晶圆光刻设备等关键技术环节为抓手补链强链,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在房地产市场低迷,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建材行业工业总产值占比从35%大幅下滑到9%的情况下,良庆区工业发展逆势而上,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成功实现了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先进装备制造部分,抢抓机遇发展氢能产业,在2021年与上海博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下合作框架协议,引进上海博氢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化项目落地,比《广西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出台时间足足提前两年。生物医药部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德国拉尔思科、华仁医学、睿健生物、康久生物等现代生物医药企业在良庆发展壮大。

  产业带动高质量发展,充满活力和机遇的良庆,正成为人们就业和创业的乐土。

  宜游宜学彰显良庆人文魅力

  五象湖畔的“南宁之夜”、邕州八景的象岭烟岚、竹泉岛的楼阁瀑布……行走在良庆,处处是风景,“诗和远方”近在咫尺。

  近年来,良庆区全力打造“良辰美景自在良庆”的文旅品牌,目前拥有景区景点56个,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超1200万人次,旅游消费收入超138亿元;2022年获得“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入选2023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今年,良庆区以服务2023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快构建城区“一带一中心三圈”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推进文化赋能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下一步,良庆区将进一步打造自有IP,持续擦亮“良辰美景 自在良庆”文旅品牌,持续激活研学活力,打造五象总部基地多业态都市休闲旅游中心,激活文体旅消费新动能。

  在教育事业上,“良庆速度”也强有力彰显。良庆区党委、政府逐年加大教育投入,迁建、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近5年,良庆区累计完成投资约27.57亿元,新建成并投入使用51所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增学位4.48万个。

  良庆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瞄准“优质均衡”,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引进公办义务教育优质中小学,市直属二中、三中、十四中等11所,青秀区等城区进驻学校4所,建立阳光、五象、冬花等3个教育集团,涵盖8所学校,惠及学生8000多人。与此同时,良庆区探索推进以海晖路初级中学为核心校,以海晖路小学、体强路初级中学为成员校的良庆海亮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12所学校正式加入ESWI智慧教育学校联盟。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陈敏名校长工作室揭牌成立。可以说,如今的良庆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宜学城区”。

  战略+产业加持为宜居良庆提振信心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城市“动脉”不断延伸,一所所学校医院陆续投入使用,一座座大型商业综合体相继开业……不可否认,18年的发展让“良庆奇迹”上演。站在历史新征程,建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高品质建设的国际化中心城区目标将是良庆下一个十年的奋斗方向。

  打造宜居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交通是重中之重。目前,除了四通八达的路网和公交线路,良庆区还有3条地铁线贯穿其中,居民出行便捷舒适。更让人期待的是,以“交通枢纽+全业态综合体”模式的TOD也来到了良庆。这个由华润置地与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携手打造的TOD项目——未来方舟,投资近百亿元,总规模超百万立方米,包括了地铁接驳、商业、办公、酒店、学校、城市中央公园等业态,建成后将为五象、良庆再添一座新地标。

  为何众多地标都出现在良庆区?循着城市发展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今年以来,南宁市加快构建“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一体”为依托五象新区,提升主城区,发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等开放合作平台作用,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服务业高地。由此不难看出,五象新区长期以来都是南宁市重点的发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五象新区正在大力发展新型支柱产业,真正做到产城融合。而作为五象新区的“主战场”,良庆区同样具有高站位、高规划、高配套的优势,并拥有现代金融、数字经济和新兴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产业集聚给五象新区带来高附加值、高净值的产业工人,这将是稳定五象新区楼市的一个利器。魏金在对话会上表示:目前五象新区管委会、南宁市住建局正在快马加鞭完善和提升五象新区的路网、附属设施、生活配套等建设。有了发展战略和产业的加持,相信五象、良庆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奋发有为推进城区高质量建设

  推动工业振兴重大项目建设和服务业提质升级

  ●良庆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周卿

  良庆区全力抓产业强支撑。现有在库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17家,实现营业收入111.02亿元。今年1至10月,中国—东盟金融城新增入驻金融机构86家,累计入驻金融机构497家,入驻总部基地的数字经济企业和科研机构超5700家。今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新设立企业1.22万家,其中落地良庆区1.16万家,累计新设立企业5.76万家。商圈建设卓有成效,宜家、万象汇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热度攀升,夜间经济集聚区逐步成形,“南宁之夜”开街以来累计接待客流量达83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6600万元。

  今年良庆区全力抓项目、扩投资,城区负责推进的区市层面重大项目共63个,总投资802.04亿元。下一阶段,良庆区将全力推动工业振兴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业提质升级等重点工作。

  坚持高标准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良庆区教育局局长 李雪丽

  坚持高标准规划,高位推动,进一步完善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教育空间布局,加大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2023年秋季,辖区热点区域共新增学位3780个,有效缓解学位紧张问题。制定建设导则加强学校规划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二是加大名师名校长培育力度,促进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良庆区引进正高级职称教师1名、广西特级教师2名、优秀校长4名、中级以上职称教师40余名。三是实施教育改革先行示范行动,推进集团化、规模化办学改革试点,加快本土融合,目前良庆区有3个教育集团,涵盖8所学校。

  此外,良庆区全力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获评为首批广西县域普及普惠县(区),推进良庆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035年基本建成产业、环境双高的国际化中心城区

  ●良庆区自然资源局局长 陈枫

  《良庆区、邕宁区和五象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是由五象新区管委会统筹良庆区和邕宁区一起谋划的未来15年南宁市南部空间的发展蓝图。通过战略引领规划,传导空间落实,未来五象新区、良庆区将继续优化总体空间格局,强化服务贸易、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的核心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打造形成宜居、韧性、智慧的绿色城区。

  五象新区的发展目标为2035年基本建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高品质建设的国际化创新型都市新区,良庆区的发展目标为2035年基本建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高品质建设的国际化中心城区。

  保交付、去存量房销售进一步提升

  ●良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黄乐

  在保交付方面,良庆区重点推进资金落实以及抓好项目建设。目前,良庆区已经协助重点房地产项目申请政策性贷款15.77亿元,获取贷款资金量排全市第一位。重点房地产项目一共完成17237套房屋交付,预计年底交付率达到81.08%。

  在存量房方面,重点做好常态化联系服务重点项目工作,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下大力气推进项目周边道路建设和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力度宣传了南宁市新出台的14条购房新政;助力企业进行自持物业转可售,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通过城区一系列的工作,在保交付及企业存量房销售方面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

  多元化发展为打造良庆文旅IP发力

  ●良庆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 农海菲

  良庆区文旅将继续融合平台、场馆、品牌“三大优势”,逐步形成文化赋能、景城融合、游学一体、以旅兴农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良庆将持续擦亮“良辰美景自在良庆”文旅品牌。加快文旅品牌创建,大力打造南宁市五象总部基地片区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助力打造“浪漫夜南宁”品牌。持续激活研学活力,引领研学高质量发展。大力服务东盟跨境主播孵化基地、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等高质量发展,助力提供面向东盟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五象总部基地多业态都市休闲旅游中心,结合“景区+公园+场馆+广场+营地+特色街区”都市休闲游形式,实现多元文化融合发展。

  此外,良庆还将以创建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区为契机,优化医养产业布局,打造良庆大健康和文旅示范高地。

 

共建共助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提高区域医药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做贡献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潘灵辉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五象院区在2022年12月建成并启用了门诊,接下来将启用部分病房、住院部。医院实施“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发展战略,重点突出强肿瘤专科,以综合辅助开设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产科等多科室,同时加快完善五象片区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网格化防治管理。

  此外,医院将不断引进高端人才、力争引进肿瘤治疗最先进的质子和重离子等医疗设备、建设医院智慧管理体系,为全面提高五象新区、良庆区,乃至整个广西医药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做出贡献。

  积极参与良庆高质量建设,实现五象中心片区全面升级

  ●南宁轨道地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孔兵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坚持以城市公共交通为基础,实现助力推进城市重点向南发展战略,积极参与良庆区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在公共交通上,已建成通车南宁地铁2号、3号线,建设里程长达55.46公里;在产业发展上,积极参与五象火车站项目规划建设工作;在城市生活上,坚持“轨道加物业”开发模式,开发建设良庆区首个大型TOD综合项目轨道御澜湾、君临湾。截至目前,南宁轨道交通集团在良庆区累计开发建设5个大型项目,总开发体量超300万平方米。

  今年,南宁轨道交通集团与华润置地携手共同开启“未来方舟”项目的开发建设,将通过大片区、多业态、全周期的规划建设运营开发模式,实现五象中心片区建设运营的全面升级。

  致力打造五象产城人融合示范区和国际化形象新名片

  ●华润置地华南大区广西片区公司副总经理 张炎圣

  华润置地深耕五象新区与良庆区10年,建成运营的五象万象汇已成为五象新区一站式购物中心标杆。华润置地还建成运营了悦年华颐养社区及其配套悦年华康复医院,致力于打造高品质颐养新生活。华润置地和南宁轨道交通集团合作的“未来方舟”项目,是华润五象中心项目(包含五象万象汇和二十四城)的延续和升级。该项目与五象万象汇共同连接地铁2号、3号线的换乘站。

  根据规划,“未来方舟”包括地铁接驳、商业、办公、酒店,还有幼、小、初全龄学校、公园等,将与五象万象汇、宝能、合景项目地块的商业,共同构成平良立交十字路口的“四个象限”。项目与华润五象中心统一规划运营,致力打造成为五象新区产城人融合的示范区和国际化形象的新名片。华润置地将以片区统筹模式以及持续创新迭代引领的产品,同行五象进化的力量,启航五象未来。

  打造联动国内国际水果市场流通核心枢纽

  ●广西新中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何岩

  广西新中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现主要规划、建设、运营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中国—东盟(南宁)水果交易中心项目。

  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及南宁综合保税区内,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人民币。园区坚持以“强中选强,优中选优”为招商重点,已引进超30家包括世界500强和中国物流100强龙头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包括万纬、普洛斯、ESR、复星等,品牌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并带动周边产业规模化快速发展。

  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致力于打造中国与东盟、RCEP其他区域国家乃至“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经贸往来一站式首选平台,目前入驻商品种类已有4000多种,且持续吸引各商家或产品或服务入驻。

  此外,正在筹备建设的中国—东盟(南宁)水果交易中心,将发挥首府南宁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与汇聚中心,打造成为联动国内国际水果市场的流通核心枢纽。

  为首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的金融支撑

  ●南宁金融集团总经理助理、南宁金融城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文鸿

  南宁金融城运营公司定位为中国—东盟金融城综合服务运营商,是南宁市为加快推进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高质量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城而组建的市场化营运主体。

  在五象新区管委会和良庆区党委政府领导下,南宁金融城运营公司将充分发挥中国—东盟金融城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发展优势,积极服务五象新区发展,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金融中后台服务机构入驻,支持数字经济、智慧物流、新兴制造业等产业发展,为首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的金融支撑。

【纠错】 【责任编辑: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