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实施“工匠”工程 助推乡村振兴-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3 12/08 09:26:48
来源:广西日报

凌云:实施“工匠”工程 助推乡村振兴

字体:

  【原标题】凌云:实施“工匠”工程 助推乡村振兴

  走进凌云县沙里瑶族乡果卜村蓝靛膏制作现场,数十名村民忙碌着,有的引水入池做好准备工作,有的用棍棒将池水搅打起层层蓝色泡沫,有的则把制好的蓝靛膏装入桶里待卖。

  近年来,凌云县大力实施“匠人”工程,针对刺绣印染、纺织服饰、编织扎制、雕刻彩绘等领域严选优培“乡村匠人”,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我们村用传统方法制作出来的服饰工艺好、布质优、色彩美、耐磨高。”该村工会主席李秀念介绍,村里制作的靛染服装走俏周边(县、市)市场。

  文化是根不能丢。凌云县聚焦工匠培育全覆盖、文创研发全链条、技能传承全发力、就业增收全贯通,依托非遗传承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工匠”“劳模”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屯活动127场次,打造了一批以茶艺、打蓝靛、织壮锦、瑶族长号等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地方名片。

  “以前茶叶生产加工要依靠人工经验,如今只要通过监控画面就能密切关注茶叶生产的各个工艺流程,杀青指标、揉捻程度、发酵温度等一目了然。”该县金字塔白毫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廷帅指着不远处的制茶监控系统屏幕说道。

  这得益于“工匠创新室”的技术带动,作为“广西工匠”获得者,吴廷帅将自己发明的“茶叶摊青装置”专利在全县茶企免费推广使用,极大提高了摊青茶叶风干效率。

  培育“匠人”,是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凌云县设立乡村工匠传习所、名师工作室等,推动师徒传承,传授传统技艺。同时采取“职工之家+培训基地”模式,围绕电工、焊工、八角种植管护技术等技能专业培训120余次,惠及群众3600余人。目前,共有89名乡土人才通过乡村工匠职称评审。

  凌云县还通过建设匠人孵化中心,支持乡村工匠创业就业,凡帮助吸纳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就业的,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目前,全县通过孵化中心指导匠人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25家,带动脱贫户105户,惠及群众500余人。(岑剑 廖世孔)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