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缕蚕丝织出“忻”丝路——走访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项目
工人在生产车间里忙碌。
在群山环抱的忻城县红渡镇,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园——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坐落其中,秀丽的生态美景与鳞次栉比的厂房在云雾间若隐若现。
近日,记者一行走进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一期项目车间,只见一条条生产线有序排列,一台台纺织设备不停运转,从缫丝、络丝、并丝、倍捻到倒筒,一根根白色丝线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快速穿梭,车间工人各司其职,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据介绍,该产业园是忻城县通过粤桂协作引进的重点项目,也是自治区重大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50亿元,总占地面积1600亩,规划分三期建设,计划五年完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茧丝绸全产业链园区。
广西同益国丝发展有限公司是产业园的项目运营公司,专注以桑蚕茧为原材料,进行缫丝、织绸、炼白、染色、数码印花等精深加工,是一家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智慧丝绸全产业链企业。
“我们一期项目已经开始投产,总投资11.47亿元,一期项目达产后工业总产值20亿元,可年创利税2亿元以上,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美伯告诉记者,园区通过持续开展务工招聘、上岗培训和跟踪就业服务,现已发展当地员工200多人,间接带动当地1000多人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增收。
“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每个月能拿4000多元,公司还帮我们交社保。”工作地离家只有5分钟车程的黄月金谈起现在的工作,喜笑颜开。
在位于园区中央的展厅里,一台类似于打印机的大型机器很吸睛。只见机器“哗啦啦”开动,以丝绸布料为画板,开始喷绘作画。很快,一幅色彩亮丽的双面印花丝巾就出现在大家面前。这令人惊讶的一幕得益于该公司购进的双面印花机。
刘美伯表示,待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后,这些设备就可以陆续生产,今后将改写忻城无真丝绸生产、广西无真丝绸智能化炼染印精加工生产的历史,同时驱动忻城及周边地区桑蚕茧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桑蚕产业化发展进程,改变忻城县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商品率低的状况,对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商品化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忻城县产投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向华说,项目全部达产后,将推动茧丝绸产业精深加工提档升级,建成百亿产业集群,预计能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极大地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园区全产业链的实施,将推动忻城丝绸纺织产业从种苗、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到印染加工、服装成衣、副产品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各环节向高技术、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未来还将带动忻城县及周边桑园改良50万亩以上,提高农户收入50%以上。
纺织产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桑蚕资源优势,加快拓展茧丝绸产业链延伸,围绕茧丝绸深加工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抓龙头带配套”的发展思路,重点引进织绸企业和丝绸印染、服装、家纺等产业链企业,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丝绸服装加工产业发达地区合作力度,补齐丝绸炼白、印染、印花等产业链短板,加快纺织服装产业由初加工向产业链中高端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加工企业14家。2023年1-9月,全市生丝产量1325吨,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5亿元,增长33%。全市白厂丝质量普遍达4A级以上,5A级以上高品质生丝占30%左右。(吴雪美 艾粤敏 覃飞翔 黄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