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4 01/29 16:29:55
来源:河池日报

南丹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字体:

  【原标题】南丹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23年,一批“国字号”荣誉和自治区级荣誉,彰显南丹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近年来,南丹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通过强化“三个坚守”,构建“三大体系”,实施“三大行动”,奋力打造“中国西部百强县”“广西县域经济强县”,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可靠保障。

  强化“三个坚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坚守第一要务,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在实体经济、项目建设等方面统筹发力,实现县域发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两不误”“两促进”。2023年,全县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1308.9元,增长13.6%。

  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决落实防贫返贫责任,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防返贫监测体系,在155个村(社区)建立“线上线下”常态化排查机制、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密切关注务工不稳定户、收入下降明显户、突发严重困难户。

  坚守增收目标,确保脱贫产业持续发展。建立完善联农带农联结机制、产业发展奖补机制、“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打造八圩乡村振兴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瑶望天下景区、幸福城商业街区等20多个融产业、就业、创业于一体的发展平台。2023年,共发放信用贷款1.03亿元,惠及农户超过1万户,带动脱贫产业持续发展、群众稳定增收。

  构建“三大体系”

  多元化拓展群众增收渠道

  以产业为引领,形成文旅融合、多产融合、多元驱动的增收格局。先后引进大唐集团、正鑫集团等强优企业,投入资金300多亿元实施系列项目,逐步形成“1+3+N”工业体系(以有色金属千亿产业为引擎,以丹泉酒、大健康、新能源3个百亿产业为支撑,以碳酸钙深加工、木材深加工等N个亿元产业为辅助)。培育规模以上企业144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7家,企业纳税占全县财税收入的70%以上,带动4万多名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依托特色产业带动增收,先后整合资金42亿元,构建“10大田园综合体+10大特色产业工程”,推动创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1个、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3个、市级田园综合体4个、县级田园综合体2个,助推巴平米、烟叶、南丹黄牛等10大特色产业发展。

  目前,该县已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82个、获认定广西森林康养基地2个、广西自然教育基地1个,获“三品一标”产品认定3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7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796家,建成万亩种植基地、万头养殖基地18个。

  投入50多亿元实施“10大核心景区”及旅游道路、星级宾馆等建设工程,构建“10+N”旅游体系,带动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发展。该县先后入选广西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储备库,旅游实现“井喷式”发展,带动5万多名群众增收致富。

  实施“三大行动”

  增强加快发展内生动力

  实施教育提质行动,先后投入13亿元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2023年,全县脱贫户子女享受学生资助政策共2.62万人次,资助金额1416.36万元。

  实施移风易俗行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为机遇,面向脱贫群众开展感恩教育、移风易俗、技能培训等活动,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各族群众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实施社会治理行动,坚持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脱贫群众集中区、易地搬迁安置区等推行社会治理“五治”(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融合模式,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居广西前列。(苏柳阳 李麟 苏宏流 莫梦姜)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