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 贺州推行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4 05/21 18:17:20
来源:贺州市委宣传部

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 贺州推行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

字体:

  如何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优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贺州市人大常委会的答案是——大力推行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此为起点,贺州逐步构建起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为民办实事的全新模式,让民生实事项目从美好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2023年,贺州市率先在全区实现市县乡三级人大票决制全覆盖,突出党委领导、人大决定、政府实施、代表履职、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行动,开创了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新局面。

  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一字之差背后是贺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大步迈进。

  谋划推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贺州实践真实可触

  实践表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把准民主的脉搏,让党的各项惠民好政策成为人民群众可知、可感、可用、可完善的活政策。

  在起草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过程中,贺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学习借鉴浙江、山东、河北、江西、广东等省份有关经验做法,形成初稿,并广泛征求贺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单位、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和市人大各专工作组的意见,报请贺州市委制定出台《贺州市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草案)》,并于2022年4月26日召开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贺州市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简称《办法》)。

  《办法》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和提出、审议和票决、实施和监督等环节作出具体规定,打造“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督、人民评”全链条闭环体系。市人大常委会还指导全市三县两区、57个乡镇出台《票决制办法》,推动民生事项“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通过推行票决制,市县乡三级人大、政府可以通过代表联络站、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公开征集民生项目意见建议,广泛征求社会公众、人大代表、各单位意见建议。市县乡三级人民政府将重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总体概况及项目的具体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交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席团),并由市县乡人大常委会(主席团)对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审议后,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票决,票决出来的重大民生项目在大会结束后的10个工作日内,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书面移交本级人民政府,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

  以票决制这一载体,贺州市人大常委会撬动起“民生大事”,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有限财力发挥出最大效益,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贺州实践真实可触。

  倾听民声:以人民群众意愿为根本出发点

  “这10件民生实事分别是,贺州市委原党校改建城区小学项目……”2023年1月6日,在贺州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会场,当票决结果当场公布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是贺州市首次将市级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交由全体人大代表票决,是“群众自下而上民意反馈”和“政府自上而下项目落地”的双向联动,标志着贺州在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当天,278名人大代表进行现场投票,最终确定贺州市委原党校改建城区小学、八达路改造提升项目、贺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等10项民生实事作为2023年贺州市政府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总投资61514万元。这是贺州市人民代表大会首次启用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标志着贺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现由“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

  办“民生”事,必听“民声”。为了让2023年候选民生实事项目更接地气、更贴民心、更有温度,市人大常委会于2022年11月23日,正式启动贺州市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的遴选工作,市政府结合人大代表联络站征集上来的意见建议,认真筛选政府相关部门报送的项目,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经过多轮征询、论证、完善等工作,整理出13个2023年重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总投资98800万元。大会召开期间,市政府还就贺州市2023年重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情况向大会作了说明,让代表更加充分掌握重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具体情况。

  “贺州市首次实行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把民生实事项目的决定权交到了人大代表手中,选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急需解决的建设项目,这才是真正的‘人民做主的民生项目’。”参加票决的贺州市人大代表李鹏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1月至5月,贺州市县乡三级人大陆续召开人代会,由代表票决确定民生实事项目259个,总投资30.62亿元,其中市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10个,总投资24828万元;县(区)票决项目37个,总投资256210.24万元;全市57个乡镇票决项目212个,总投资25213.31万元。

  这些项目涉及交通、教育、水利、市政、民政等诸多领域,覆盖面大、受益面广,既充分考虑了城区需求,也高度关注农村发展;既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也突出社会福利保障,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贺州市各级人大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征求意见建议,把民心所向、民意所求、民生所需作为项目规划依据,精准票决民生项目,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忧的问题,让民生实事项目更接地气、更聚民心。

  实干担当:以全程参与让民生实事项目更接地气

  民生实事项目的“出炉”,只是实施票决制工作的开端,顺利完成项目、实现惠民利民才是最终目的。而这,就依赖于后续的精准实施和跟踪问效。

  在贺州市票决出的10个2023年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中,贺州市委原党校改建城区小学项目是群众呼声很高的一项内容。家住贺州市建设东路的林霞女士说,她的孩子2023年已到入学的年龄,但是由于离家最近的小学一年级已满额,不得不把孩子送到离家较远的私立学校就读,接送不方便,花销还不小。“老党校改造后,学位增加了,孩子就能就近上学了,我们能省很多心,这是方便我们老百姓的大实事!”林霞说。

  据了解,贺州市城区小学教育资源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城区人口,且城区内已无可新建校区的建设用地。以市委原党校改建成城区小学的方式来增加学位,实现群众就近入学,是当时最高效且最实际的解决方案。

  “我们校区现有一至五年级12个教学班。在该校区投入使用后,实现了附近群众能够就近入学的目标,提高了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的同时,也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八步区城东实验小学校长苏超红说。

  贺州市委原党校改建城区小学项目是贺州市精心组织实施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的一个缩影。

  票决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民生实事项目确定后,贺州市人民政府将对10项重大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实施计划,形成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计划书,并精心组织项目实施,积极配合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专门委员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监督活动,及时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并进行答复。市人民政府还将在下一年度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向代表报告上一年度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接受市人大代表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开。

  市人大常委会将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列入当年监督工作计划,在年中听取和审议政府重大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的报告,同时建立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对口联系实事项目制度,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相关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专业人员采取调研、视察等形式,对项目实施推进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预评估,切实把好项目推进关,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真正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人大监督由“事后跟踪”变为“全程参与”,人大代表履职更从“要我监督”变成了“我要监督”。此举,将政府决策和百姓的意愿结合起来,让民生实事项目更接地气,不仅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票决的每个环节,我们人大代表都参与其中,这也体现了政府决策和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和高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及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贺州市人大代表林波谈起重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春风满面。

  在各级人大的监督和各级政府的组织实施下,截至2023年12月,2023年贺州市10个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投资21284万元,较原计划投资节约3564万元,竣工率90%;县(区)37个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投资100326.69万元;全市212个乡镇民生项目完成投资20755.87万元。

  如今,贺州市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已经迈入了规范化、有序化、常态化阶段,形成了贺州品牌。

  截至2024年5月,贺州已顺利完成2024年市县乡三级人代会,共票决出民生实事项目192个,总投资192301.65万元,其中市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10个,总投资109738万元;县(区)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31个,总投资72574.3万元;乡镇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151个,总投资9989.35万元。

  一张表决票,是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更是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实施,通过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决策、实施、监督,彰显了市人大及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责任担当,点燃了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热情,让政府决策更接地气、更聚民心,进一步丰富了高水平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贺州实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黄筱珂 黎英)

【纠错】 【责任编辑: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