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模式带动民族边疆地区妇女就业增收-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4 05/23 18:24:11
来源:自治区妇联

“非遗+”模式带动民族边疆地区妇女就业增收

字体:

  在自治区妇联、广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的积极推动下,近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天才妈妈·壮绣梦想工坊”公益项目在马山县壮美坊落地。广西壮族刺绣非遗项目第五代传承人、纤维艺术家、壮美坊负责人蓝茜成为项目带头人。该项目将通过工坊运营、培训赋能、设计创新、订单扶持、市场链接等模式,培育非遗带头人,推动壮绣品牌创新发展,带动更多民族边疆地区妇女就业增收。

  据了解,壮绣曾多次走出广西,亮相“恒心至善”2023年度慈善盛典、“约会天才妈妈”移动梦想工坊北京五棵松万达站等大型活动;壮绣作品“姐妹共织锦绣”《吉祥 美好》在中国和老挝建交60周年之际作为国礼赠予外宾。

蓝茜在进行刺绣。图片来源:广西云客户端

  近年来,自治区妇联以“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创业创新巾帼行动”为抓手,实施“金凤助飞 桂在行动”广西巾帼助航计划,引导女性在非遗传承和发扬中充分发挥作用,通过“非遗+”模式带动妇女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非遗+基地,带动妇女居家灵活就业。自治区妇联通过加强各级乡村振兴巾帼基地(含“金绣球”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建设,促进非遗手工艺等巾帼特色产业发展,让更多妇女实现“背着娃、绣着花、养着家”。近年来,共建设自治区级乡村振兴巾帼基地近200个,带动市县建设基地700多个,辐射带动妇女居家灵活就业超10万人。今年广西女能人协会新成立手工业专业委员会,进一步引领妇女在非遗传承上展现新作为。

  非遗+比赛,提高妇女非遗手工艺技能水平。自治区妇联还在广西巾帼创业创新大赛设置了手工创意赛道,包括刺绣、编织、陶雕三个组。通过赛事为非遗手工技艺者搭建展示交流、技能提升的平台,示范带动更多妇女传承与发扬非遗技艺。组织国家级女性乡村工匠参加全国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活动,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韦清花获展示活动最佳人气奖(刺绣印染类)。

2023年广西巾帼创业创新大赛刺绣组选手在比赛。图片来源:广西云客户端

  非遗+乡村工匠,培育非遗传承巾帼带头人。自治区妇联联合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开展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示范带动非遗技艺传承发展。21名女性获评自治区级乡村工匠,其中10名女性获评自治区级乡村工匠名师,7名女性获评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类别主要为编织扎制、刺绣印染、纺织服饰等非遗传承项目。

  下一步,自治区妇联将以实施“天才妈妈”公益项目为切入点,持续深化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打造更多以非遗传承带动妇女就业创业的新样板,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纠错】 【责任编辑: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