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为发展蓄势赋能-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4 06/22 09:25:10
来源:防城港市自然资源局

防城港市: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为发展蓄势赋能

字体:

  近年来,广西防城港市自然资源局持续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高位推动土地盘活,进一步优化服务,助力重大项目建设,助推防城港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海堤生态化建设促进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

  在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沿岸,郁郁葱葱的红树林连绵成片,不时有白鹭在林间飞舞。

  西湾红沙环海堤是防城港市重点海域海岸带组成岸段之一,全长3.2公里。近年来,防城港市开展红沙环区域生态改造,形成了“红树林+海堤+滨海植被”的生态海堤模式,实现了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

  据介绍,广西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整治工程项目按照生物多样性、海陆交互作用,兼顾海岸带防灾减灾和生物生态协调增效的设计理念,集海岸防护、生态多样性恢复、景观优化、休闲科普于一体的新模式,创新性解决了传统海堤安全性与生态性不协调的问题。如今,防城港市西湾海域沿岸已基本建成“城在海中 海在城中 人在景中”的全海景宜居城市。

  西湾红沙环海堤生态化改造后,堤前滩涂红树林面积9913平方米,较修复前增长45.23%,红树林覆盖度由原来的5%提高到85%,其消浪护岸作用进一步增强。每公顷新增生物量碳汇18.23吨,总生物量碳储量增加18.07吨。新增人工红树林中有大量桐花树、秋茄和少量白骨壤出现了自然恢复和自我繁殖,形成了稳定的秋茄—桐花树群落。堤前鱼礁建设使滩涂底栖动物群落个体平均重量,由2012年的0.33增加至2018年的1.32,群落稳定性日趋上升。

  聚力保障用地,全力助推产业园区建设

  仲夏时节,在广西东兴产业园区启动区掀起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园项目建设热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建设者全力推进施工进度,力争项目早日建成。

  广西东兴产业园区作为广西的四个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之一,正加快形成面向东盟的沿边跨境加工制造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打造千亿园区工作目标,布局发展“4+3+2”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轻纺服装、电子信息、医药、新能源材料等优势产业。

  目前,在防城港市自然资源局的统筹指导下,正在开展东兴产业园区启动区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腾挪)调整工作,启动区初步调入规模约1380亩,同时,后续防城港市还将拟梳理出市本级城镇开发边界规模结余指标约800亩,共计约2180亩可用于东兴产业园区启动区的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腾挪调整,优先保障好启动区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东兴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楚燕琴说,在东兴产业园区用地保障方面,通过成立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专班,紧盯产业布局、项目选址、用地审批等关键环节,结合园区项目用地需求进行专项研究,分类施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专班以党员为主体,全程开展代办和项目跟踪服务,实现高位统筹高标谋划高效推进”。

  以要素保障之“进”,助力发展大局之“稳”

  今年以来,防城港市自然资源局为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提出各项务实举措,解决要素保障难点和堵点问题。

  提前谋划国土空间规划,做好规划衔接工作。防城港市自然资源局积极推动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为指引防城港市各类项目开发建设有序开展提供规划助力。目前《防城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于2024年1月24日获批,基本形成了防城港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优服务强保障,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在出具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的初审意见中,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提速至2个工作日。防城港市自然资源局成功实施了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和先租后让供地方式等,保障了海上风电项目、清川水产品加工、东兴市三期100MW光伏发电项目、广西东兴产业园区启动区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园项目一期等一批重点产业用地项目需求,其中海上风电项目,从交地后仅用了14日天就完成了报建手续并开工建设,创下项目落地新速度。

  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科学保障项目用地需求。防城港市自然资源局积极保障用地指标,对纳入国家、自治区统筹的重大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由上级保障,其他项目通过增存挂钩盘活存量土地进行置换市级指标来保障。2023年至今防城港市共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约13129亩,保障了龙胜至峒中口岸公路南宁吴圩至上思段项目、防城港市第二水源(黄淡水库及江平江)茶山水厂工程项目等46个项目的用地需求。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