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乌英苗寨的桥-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4 06/24 16:44:10
来源:新华网

瞭望 | 乌英苗寨的桥

字体:

  在乌英苗寨,梁足英(右四)和姐妹们走在当时刚刚建好的悬索桥上(2020年12月27日摄)

  时代大潮奔腾向前,跨越乌嘎河的水泥大桥、协作帮扶搭建的知识之桥、走出苗寨联通世界的振兴之桥,在梁足英的生命历程中刻印下闪亮的日子,更筑起了乌英苗寨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文图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黄孝邦

  梁足英的一生,与桥有着不解之缘。

  梁足英生活在乌英苗寨,这里一寨跨两省(区)。寨中145户村民,104户属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1户属于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

  曾经的她,每日走过架于村内沟壑上的简陋木桥,去过最远的地方是10公里外的乡镇集市。

  时代大潮奔腾向前,跨越乌嘎河的水泥大桥、协作帮扶搭建的知识之桥、走出苗寨联通世界的振兴之桥,在梁足英的生命历程中刻印下闪亮的日子,更筑起了乌英苗寨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梁足英(前右)、驻村工作队队员郑昌昊(前左)和妇女们一起去劳作(2021年4月20日摄)

  小小木桥

  48年前,梁足英出生时,父亲梁安合在门口的乌英河上架起一座小小木桥,迎接女儿降生。这是苗寨传统,希望通过便民善举,护佑孩子健康和平安。

  乌英苗寨,位于桂黔交界大山深处。因为土地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这里曾是当地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苗寨里沟壑纵横,溪流密布。门口是河,田边靠水,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桥。几根木头、一块木板,就是一座简易的通行便桥。苗寨里、梯田间、小溪上,数以百计的简易小桥随处可见。

  梁足英从小就在一座座桥上成长,玩耍嬉戏,通行劳作。绕村而过的乌嘎河,有20米宽。由于村民无力在此修建大桥,乌嘎河曾是乌英人跨不过的“鸿沟”。父亲告诉梁足英:“修建跨河大桥,我们就能走出大山了。”

  年幼的梁足英不懂父亲的话。小小的她,心心念念的就是想读书。然而,与寨子里同龄小姐妹一样,梁足英的童年没有琅琅书声。作为长女,她7岁就开始分担生活的重担,每天从早忙到晚。有时,她会背着弟弟到教室外偷偷听课,把读书梦深埋心底。

  2009年,当地政府在乌嘎河上建起水泥公路大桥,打开了乌英苗寨与外界联系的第一扇大门。2016年,乌英修通了水泥路。但是,梁足英还是没能走出大山。因为不识字,不会讲普通话,看见外来人进村,她都会远远就躲开。

  梁足英(前排左三)和姐妹们在亮布文化节上展示亮布及服饰(2020年10月25日摄)

  知识之桥

  2020年3月起,在柳州市和融水县民宗委、妇联等部门以及结对帮扶的广东省廉江市的支持下,乌英苗寨长期开办“我教妈妈讲普通话”“双语双向”夜校班。

  时年44岁的梁足英第一次走进夜校课堂,成为一名“大”学生,圆了读书梦。四年多来,夜校举办了1000多期,20多位妇女长期坚持上课。

  “只要有课上,我比过节还要开心。”梁足英几乎从未缺课,是班上最勤奋的学生,被选为班长。经过长期努力,妇女们不仅学会了讲普通话,还会唱红歌、背唐诗。

  夜校培训,不仅让“梁足英们”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更架起了她们与世界沟通的知识之桥。

  如今,梁足英和姐妹们已经出镜拍摄了上百个短视频,介绍乌英的风土人情、特色物产,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梁足英摇身一变成了“网红”,乌英的野菜源源不断送上城市餐桌。

  梁足英(左一)在夜校课堂上学习(2024年4月26日摄)

  振兴之桥

  随着乌英苗寨与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梁足英和姐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的愿望也愈发强烈。

  来自廉江市的帮扶老师,让梁足英第一次对大海有了向往。2021年11月,在粤桂协作资金支持下,她来到广东省湛江市,第一次走进城市,第一次看见大海。面向乌英河水最终融汇的大海,与当地人手拉手一起吹奏芦笙、跳苗族舞蹈,那一刻,梁足英真正理解了“同饮一江水”的意义。

  四年多来,梁足英和姐妹们一起学习文化知识、传承非遗文化、发展乡村产业,在乡村振兴路上撑起“半边天”。2019年起,乌英苗寨实施“十年种树,让乌英山更青、水更绿”计划,累计种植桃、李、梨等上万棵果树。梁足英和姐妹们承担种树、杀虫、施肥、除草等工作。如今,果树陆续进入观赏采摘期,为发展民族生态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两年,乌英苗寨野菜越来越受市场青睐。梁足英的年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1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近万元。最近,当地计划建设生鲜冷库,帮助村民升级储运模式,拓宽销售市场。

  2020年,乌英苗寨实现整体脱贫。如今,乌英苗寨已成为中国传统村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屯、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等。2021年,梁足英当选乌英苗寨妇联主席,2022年获评广西“最美基层妇联干部”。

  “乌英是广西、贵州、广东协作共建的一座苗寨,今年我们努力创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屯。”刚刚被聘为乌英苗寨讲解员的梁足英,每次面对游客都这样充满自信地介绍。

【纠错】 【责任编辑: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