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 同心筑梦——2024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活动纪实-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4 10/09 18:26:52
来源:新华网

石榴花开 同心筑梦——2024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活动纪实

字体:

  9月28日至10月1日,由国家民委组织的2024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在北京参观考察。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0名成员,走进中关村、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奥运博物馆、民族文化宫等地,沉浸式感受新时代伟大成就。

  “组织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是党的民族工作的优良传统。”组团会议上,国家民委民族团结促进司司长、参观团副团长黄耀萍介绍,本次参观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62个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来自56个民族、各行各业,都是今年9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国家民委副主任、参观团团长边巴扎西在组团会上强调,参观团成员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要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手持鲜花列队肃立,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迎着清晨第一缕曙光,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一个个难忘瞬间,令参观团成员热泪盈眶;一个个生动案例,见证着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中华大地,开花结果、枝繁叶茂。

  石榴花开,同心筑梦。75年一路走来,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奔赴美好未来。

  ▲9月28日至10月1日,由国家民委组织的2024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在北京参观考察。这是参观团活动视频报道截图。来源:新华每日电讯抖音号

凝心聚力 团结硕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在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听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仿佛说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回忆起接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时刻,参观团成员米娜瓦尔·艾力难掩激动,“我感到无比荣幸,责任重大”。

  19年前,这位维吾尔族姑娘从新疆喀什,跨越5000多公里来到东海之滨的浙江宁波读书。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她一步步克服了饮食、语言、交往等困难,融入当地生活。如今,她已在浙江扎根落户,成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辅导员,致力于帮助更多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职业技能。

  “我要通过努力,让民族地区的孩子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山的那边不仅只有山,祖国很大,天地很大。我要让更多的人像我一样走出家门,和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学习,共同创造幸福生活。”米娜瓦尔·艾力说。

  走出大山可以见证天地广阔,回归大山也能帮助家乡改变模样——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中华大地处处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56个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共同身份、共同名字、共同梦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让我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更深一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洛古有格说。

  “这是我第二次见到总书记。2018年,在大凉山三河村,我曾有幸向总书记汇报了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经历。”洛古有格语气中满是骄傲,“这一次,我邀请他再来大凉山走一走,看一看。”

  得益于党的民族政策,洛古有格作为三河村第一批大学生,走出了大山。2013年,他毅然辞去稳定高薪的工作,回到大凉山,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回村的11年间,他累计帮助2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全村脱贫户人均纯收入由2018年的4600元增长到1.7万元,村集体收入由6000元增长到116万元。

  75年,凉山换了人间。中华大地上,各族群众一心向党、团结奋斗、社会和谐、边疆安宁。70多年前,民族团结誓词碑上“平等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景,正成为现实。

  “1951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一任州长召存信第一个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签名。这些誓言,也是激励我前进的动力。”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退休干部单西云告诉记者。

  9月28日,参观团来到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站在国内首款腹腔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展示台前,单西云忍不住举起手机合影留念:“科技进步的速度日新月异,希望这项技术能早日应用在我们边疆地区。”

  从医40多年,他从一名大山里走出来的布朗族“赤脚医生”,成为国家级虫媒传染病临床救治专家、云南省登革热诊疗特别顾问。“我的成长、成熟、成果,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真实写照。”单西云深知其中不易,“边疆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起步晚、底子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

  在玉米和大豆品种展示台前,河北省渤海新区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羊四村党支部书记万俊男停下了脚步。“这种带包衣的种子,抗病虫害,产量更高。相比于前几年,村民们还在种自留种子,这几年大家普遍开始接受包衣种子。这是我们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小小缩影,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2021年初,这位“90后”当选村支书,他大胆创新,依托旱碱麦、玉米,打造增收产业链。一系列举措使得羊四村焕然一新,村集体和村民实现双增收。“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让我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万俊男说,他将带领羊四村继续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75年沧海桑田,巨变发生在每一个山村、每一户人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420个位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立心铸魂 文化认同

  “北京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走进奥运博物馆、登上奥林匹克纪念塔,参观团成员们用一首《北京欢迎你》,纪念这难忘的时刻。

  “再次看到这些地标性建筑,感慨万千。”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范国庆有着别样的体会:2008年,他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当时我站在鸟巢场馆中、国旗下,跟着全场一起倒计时,热泪盈眶,这一切仿佛发生在昨天。”

  “在参观团的这几天,给了我们边疆民族地区干部群众一个长见识开眼界的机会。”范国庆坦言,“亲耳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非常振奋人心。我深刻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每位中华儿女的责任。”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中,参观团成员感受着首都日新月异的变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北京艺术中心,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娜木拉表示,“在多年的音乐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要用音乐将文化自信表达出来,要以更开放的姿态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但自己的根不能丢,要铸牢中国心、中华魂,让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上传得更响更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圣敏认为,“中国的民族学界应该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设自主的民族学知识体系,即民族学的中国学派。”

  在龙门石窟回族“网红”讲解员马丁看来,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中俯拾皆是。在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中,有两件1300多年历史的珍贵乐器——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琴与长鼓,吸引了马丁的注意。

  “张骞通西域之后,来自西域的胡乐来到中原,琵琶等乐器的演变,在龙门石窟的造像中就有体现。”马丁介绍,“龙门石窟不仅仅是石刻艺术的宝库,更是中华各民族千百年来交流融合的缩影。每一尊佛像、每一条题记,都是中华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交流融合、相互学习的印记。”

  “这是我们怒族的达比亚!”同样被民族乐器墙吸引的,还有来自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郁伍林,他兴奋地向身边的参观团成员展示着自己身上的“便携式乐器”——短笛和口弦。

  “我是在怒江边长大的。小时候日子苦,没鞋子穿,房子也漏雨漏风。”1996年,能歌善舞的郁伍林被推荐到上海展示怒族文化,开阔了眼界。2001年,他开起了全村第一家客栈。在当地政府和游客的帮助下,他摸索出一条乡村旅游的新路径。如今,他也成了“授业人”,带动乡亲们创办农家乐,共同致富。截至去年,他所在的村各类农家乐、客栈已达33家。

  在“铜声共振,鼓舞中华”特色展区的“铜鼓同心圆”装置前,参观团成员纷纷合影留念。这组铜鼓装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每一圈鼓面上都镌有十二生肖等图案,触碰铜鼓,同心圆便会变幻出绚丽色彩。

  “它的设计灵感源于中华民族同心圆梦的时代主旋律,象征着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永远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讲解员的声音回荡在“大交融”展厅中。

手足相亲 同启新程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9月30日晚,参观团活动步入尾声,在600多岁的蒙藏学校旧址,欢声笑语,此起彼伏。15位来自云南的各民族团员们即兴起舞,唱起《阿佤人民唱新歌》。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村民李玉花正是其中一员:“我们独龙族虽然人口较少,但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忘记我们,一直关心着独龙江畔的发展变化。2018年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样的变化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心,离不开各族兄弟姐妹的支援支持。”

  紧接着,伴随着悠扬的旋律,来自新疆的团员们跳起了“赛乃姆”。欢快的旋律,热情的舞步,吸引各民族团员纷纷融入其中,共同感受着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几天,我感触最深的是看到了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状态,大家相互交融,相互团结,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京乾坤(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律师法蒂玛·马合木提告诉记者,“作为我国第一个乌孜别克族女律师,我将继续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引导各族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建设法治中国、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贡献力量。”

  参观期间,各民族代表密切交流,广交朋友,分享各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团结之花”处处绽放,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瞬间。

  “有需要随时和我联络,我带着医疗队过去。”安徽省第八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山南市人民医院院长夏志强和洛古有格交换了联系方式,相约“大凉山见”。

  “我们医疗队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医疗工作是民生工程,能够让老百姓最切实地感受到祖国发展、民族强大。”夏志强说。

  对口援藏30年来,已有10批、近1.2万名援藏干部人才,跨越千山万水、奔赴雪域高原,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为雪域高原送去教育新理念、医疗新技术、团结新佳话。

  “一开始我还有点放不开,她鼓励我要勇于尝试。我来讲课,她来剪视频。”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次仁拉姆,在90后鄂温克族姑娘吴健美的鼓励下,为学生录制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线上思政课。

  “在奥运博物馆,我拍下了残奥会比赛中使用的轮椅等用具,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对残疾人的关怀和温暖。部分孩子明年将参加全国特奥会,我希望通过体育比赛,让他们与各民族同胞们深度交流交往交融,引领他们更好地成长,懂感恩、有自信,积极融入社会。”次仁拉姆说。

  这一次,次仁拉姆还带来了学生们委派的“特殊任务”——10月1日当天,为祖国母亲献上生日祝福的哈达,“祝愿祖国母亲繁荣昌盛,人民吉祥安康,扎西德勒!”

  和次仁拉姆一样,从边疆到内地,参观团成员们带着来自各民族群众沉甸甸的嘱托和心愿,为祖国母亲献上最诚挚的祝福,并将这份深深的祝福化作实际行动,用各自的专长和热情,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做好榜样,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为祖国守好边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木吉乡木吉村村民“党徽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说。

  “我还会继续骑着摩托车,守护着辖区1600多平方公里的各族群众。”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公安局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教导员宝音德力格尔说。

  “坚持为人民创作,以原创歌曲记录时代的发展,唱响时代好声音,为赓续中华文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力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馆研究馆员孙红莺说。

  ……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在天安门广场,伴随着参观团成员们整齐嘹亮的《歌唱祖国》,一轮朝阳冉冉升起。

【纠错】 【责任编辑:牙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