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灵渠诠释“何以中国”-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4 11/15 09:24:52
来源:广西日报

千年灵渠诠释“何以中国”

字体:

  【原标题】千年灵渠诠释“何以中国”

灵渠将湘江水三七分流,连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盛久永/摄

游客在灵渠风景区驻足游览。唐广生/摄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作为广西境内最古老的运河——兴安灵渠,距今2200多年,全长37公里,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被专家们称赞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民族文化瑰宝”。

  鉴于灵渠在中国古代水资源管理系统展现了古人独特的水利思想,11月15日、16日,由中国水科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将在兴安县灵渠举办。为此,记者前往古老灵渠,多维度“解秘”灵渠的遗产保护、文化传承、活态利用,“破码”灵渠在铸造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标识的古韵辉煌、创新发展。

  1 “保”起来 赓续传承民族历史文脉

  “两千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这是郭沫若当年参观灵渠时发出的感叹。

  史料记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秦将屠睢率50万大军南下,“三年不解甲弛弩”;为解决粮饷运输,命监御史禄率众“凿渠运粮”,一举统一岭南。

  灵渠由铧嘴、大小天平石堤、秦堤、陡门、大小天平以及南北两渠构成。其利用铧嘴和大小天平,将湘江水三七分流,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

  南宋范成大感叹:“治水巧妙,无如灵渠者。”

  7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安等众多中外专家聚会2024年灵渠论坛,围绕“水运文化的历史与未来”分享真知灼见:

  “灵渠的开凿,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促进了中原与岭南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灵渠的开凿,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原地区关键通道,丝绸、瓷器等货物也由灵渠南下,远销海外。”

  “灵渠的陡门,被世界大坝委员会誉为‘世界船闸之父’,比美国所修的巴拿马梯级运河早2000多年。”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认为,“灵渠对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对世界早期不同文明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此美丽的“民族文化瑰宝”,必须“保”起来,留存民族文化记忆和国际认知,赓续传承中华历史文脉。

  而要“保”起来,离不开资料收集、考古挖掘、价值研究。为析疑辨讹,正本清源,一代代灵渠研究者从未停歇过探求的脚步。

  著名学者唐兆民,从1947年着手灵渠文献的收集考订,穷其一生,于1982年出版了20多万字的《灵渠文献粹编》,被学界誉为“开系统研究灵渠之先河”。

  中国著名水利史专家郑连第,先后出版了《灵渠工程史述略》《灵渠》等专著,已成为研究灵渠最为有名的水利史专家。

  已近古稀之年的知名作家黄继树,历时五个春秋,创作了长篇历史人文小说《灵渠》,讲述了灵渠在促进中原汉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大一统国家形成中波澜壮阔的历史。

  全程陪同记者采访的刘建新,20多年如一日搜集灵渠资料,出版多部专著。“从1974年到2023年,各出版社共计刊印有关灵渠的书籍多达27本。”刘建新说,“必须给当代和后世的灵渠研究者留下‘历史记忆’。”

  现年85岁的蒋廷瑜,有着“广西考古泰斗”之称,曾两度担任广西博物馆馆长。在他看来,“正本清源‘历史记忆’,必须考古挖掘,活化历史场景,让文物说话。”

  90本发黄日记,记录了他参与灵渠的每一次考古。他回忆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兴安文物普查和考古大概有6次,每次的挖掘均有重大发现。”

  在溶江镇石马坪汉墓,1984年出土的金珠、2018年出土的泥质陶盘胡人俑,“均是灵渠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纽带的直接见证。”

  为保护这些珍贵文物,2019年9月,兴安县新建成灵渠展示中心(即灵渠博物院),馆藏的8000多件文物中有400件陈列展出。

  灵渠博物院院长唐莉静说:“文物不可再生,它是赓续传承民族历史文脉的优秀资源,必须‘保’起来,留存历史记忆,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

  2 “美”起来 焕发千年灵渠时代新姿

  运河之美,因水而生;灵渠文化,依水绵延。

  清代诗人袁枚有诗云:“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因灵渠之美,古往今来,过往灵渠的文臣武将、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不计其数。

  张九龄、柳宗元、李商隐、范成大、解缙、徐霞客、郭沫若、翦伯赞、贺敬之……均到灵渠驻足览胜,留下赞美之词。

  记者来到灵渠风景区,虽是秋末冬初时节,但依旧可见水清柳绿,游客不绝。从东北自驾车前来游览的王先生感叹不已:“读中学时,历史课本有过灵渠的历史知识介绍,没想到灵渠如此之美!”

  为了灵渠的美,历届兴安县领导班子可谓殚精竭虑,干部群众不遗余力。

  每年3月植树节,在灵渠两岸广种楠木、垂柳等苗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6.4%。

  系统治理灵渠沿岸“小散乱”矿粉企业,灵渠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

  综合治理灵渠水系8条支流,新建护岸60余公里,持续推进灵渠两岸村屯改厕、改厨、改圈“三改”工程。

  有序推进上桂峡水库扩容工程建设,破解灵渠枯水期补水难题,维护灵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灵渠保护办法》《桂林市灵渠保护条例》,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大队和灵渠景区生态环境巡回法庭,坚守生态保护红线。

  建设灵渠安防系统,对数十公里长的灵渠古航道沿岸、渠首段、四贤祠、三里桥、黄龙堤、回龙堤、鸾塘堰等重点文保点位开展全天候监控。

  每当夜色降临,灵渠沿岸的水街张灯结彩,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市井风情如梦如幻。“渠畅、水清、岸绿、景美,心情好了寿命也长了。”81岁的蒋志伟声如洪钟。据统计,1万余人的水街社区,80多岁的老人有400多,其中90岁以上的就有126人。

  已步入望八之年的盛久永,一辈子为家乡拍下了10余万张照片。今年7月22日,他将精选的万余张图片无偿捐献给了灵渠博物院。“只要我还能动,就要不停地拍下去,为子孙后代留下灵渠的美好和魅力。”

  与灵渠文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陈兴华,深有感触地说:“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仅停留在不破坏的保护上,更要让其美起来,惠及每一位普通公民。唯其如此,文化遗产才能保护、传承,才能重焕新姿、助力时代发展。”

  3 “活”起来 铸造民族文明文化标识

  据了解,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湘桂公路和湘桂铁路相继通车,灵渠的水运功能逐步淡出,但至今灌溉着周边6.5万亩农田,依旧闪耀着农耕历史的文化光芒。

  兴安县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该县巧打“灵渠牌”,让千年灵渠“活起来”,共同演绎灵渠历史文化魅力,讲好中国传奇故事。

  成立灵渠研究会,委托中国水科院等研究机构,围绕灵渠水利水运、军事、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一带一路”连接等方面,共同深挖灵渠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彰显灵渠国家民族文化标识的重要意义。

  精细修缮大小天平、铧嘴等遗址遗迹,推进秦城遗址(通济城)考古发掘,恢复重建魁星楼、白云驿、濂溪坊等历史文化建筑,完成灵渠北渠及南渠修缮工程一、二期,建设财神街历史街区,打造东村陡军文化村落,擦亮灵渠文化名片。

  “走出去”,赴都江堰、咸阳、扬州、沧州等国内运河相关重点城市交流学习。“请进来”,在兴安县召开第二次全国水利史学术大会,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等联合举办灵渠文化论坛、灵渠研讨会、灵渠大讲坛等。

  “联起来”,联合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开展灵渠在古代水运史上的价值研究,与广西师范大学、平陆运河集团等部门成立广西运河研究院,为灵渠运河文化阐释提供学术支撑。

  “融进去”,在2023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世界运河古镇创新发展大会、2024年世界运河大会等重要场合分享“灵渠经验”。

  “游起来”,将灵渠沿岸自然禀赋和人文底蕴串点成轴、连轴成片,让古老文明之光与人间烟火交相辉映,助力乡村振兴。至今,兴安县已连续多年进入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榜单,荣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901.8万人次;今年国庆假期,灵渠景区共接待游客9.68万人次,同比增长42.56%。

  “传出去”,拍摄了《从灵渠到平陆运河》等电视宣传专题片10余部;出版了《灵渠》等系列文化丛书;各主流媒体报道灵渠文章100余篇,灵渠独特价值与文化底蕴赢得了全球瞩目。

  第二次来到兴安县的美国地理学家吉姆·斯坦布里奇博士,盛赞“灵渠是世界上第一条可以让船只穿山越岭的人工运河。”并欣然接受兴安县灵渠研究会为其颁发的名誉顾问聘书。

  让灵渠文化遗产“活”起来,也带来了丰厚回报。

  2006年、2012年,灵渠两度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功获得2026世界运河大会举办权。

  鉴于灵渠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地位,目前,兴安县正有条不紊地推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申遗不是灵渠保护的终点,而是将灵渠铸造成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标识的起点。”兴安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诠释好灵渠这条源远流长的历史之河、美美与共的生态之河、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河、开放包容的交流之河,才能理解古代中国,理解现代中国,理解未来中国,理解“何以中国”。(唐广生)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