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部湾近岸海域水质连续十二年均为“优” 广西海洋生态总体综合指标持续领跑全国
钦州市孔雀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入选全国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北海涠洲岛获联合国“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并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海湾……近日,记者从全区海洋工作会议上获悉,广西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持续保持优良,近岸海域水质连续12年均为“优”,总体综合指标持续领跑全国。
去年是广西海洋事业创新发展的一年,全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12月,项目累计整治修复岸线194.9公里,修复滨海湿地3301公顷,营造红树林1371公顷。
为了提升海洋灾害防御能力,组织实施了总投资10亿元的广西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该项目实现了对全区沿海12海里的实时观测,建成了覆盖广西北部湾海域的观测传输网络体系,填补了现有90%海域无观测、监测能力的空白,为保护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全力推动合湛铁路、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等6个重大项目用海获自然资源部批复。同时,加快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我区“未批已填”类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获得自然资源部备案图斑287个,备案面积为5133.15亩,为引进重大项目在历史区域落地创造良好条件。北海市海洋局沿海三市还开展约10公里的生态修复岸线的认定工作,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我区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目标。完成自然资源资产类调查编制15项试点任务,进一步摸清海洋资源资产“家底”。
此外,广西还首次发布了年度《广西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全面展示了广西管辖海域的生态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精准发布海洋预警报,2024年共发布海洋灾害预警报66期,顺利完成北海市银海区海域4.2级地震、台风“派比安”、超强台风“摩羯”等应对工作,确保全区沿海安全度汛。
在海洋行政执法方面,2024年全区各级海洋行政执法机构共开展执法行动1575次,检查用海项目321个次,巡查海岛555个次,巡护海缆109条次,核查海域海岛疑点疑区图斑40个,查处违法用海用岛案件21宗。(曹丽媛 杨晓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