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学季 学生该如何科学预防流感?
南宁儿科医生介绍预防措施及感染后护理用药要点
春季开学季到来,学生们陆续重返校园。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黄树稳提示,每年冬春季为流感高发期,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需重点关注并加强防控,可采取科学有效预防措施,确保学生健康安全。
黄树稳表示,流感是儿童重要的呼吸道感染,且易导致重症病例的发生,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染色体病或基因缺陷病、肿瘤、糖尿病、营养不良、肥胖、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者;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者等儿童流感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更应注意预防。
据介绍,流感多急性起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有畏寒、寒战,并常有咳嗽(多为干咳)、流清水样涕或黏涕、咽痛,多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大多数流感病程在7至10天。在此过程中,家长要留意孩子的各种状态,哪怕退烧了也不能掉以轻心,还要持续关注孩子身体有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如咳嗽、肌肉痛是否加重,有没有乏力或者脸色不好等。
当孩子出现发热等流感症状时,家长们往往会陷入焦虑和迷茫。对此,黄树稳说,流感一般都是轻症,但要注意重症流感的表现。当发现孩子持续发热大于39℃超过3天,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出现气促、喘息,甚至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精神不好,特别烦躁、嗜睡、惊厥甚至昏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黄树稳强调,如果孩子感染流感,5岁以上的轻型流感儿童多可自行康复,可居家休息,适当多喝水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感染他人,其间,要治疗发热等其他症状,如果症状加重,需及时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以及就医。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在发病48小时内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早期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缩短流感病程,预防重症和并发症,但不建议自行使用处方药,同时,要特别关注用药安全,不能随意增加药物剂量,也不能随意增加给药频次。”黄树稳说,如不慎中招,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抗病毒药物。其中,全年龄阶段儿童可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5岁以上可用。
流感易感,该如何帮助孩子预防流感?黄树稳表示,采取日常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应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尽量避免孩子与流感样病例近距离接触;在流感流行季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在接种仍有效,建议≥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吴青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