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广西永福“甜蜜”产业绘就春日奋进图-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2/12 18:06:00
来源:新华网

新春走基层丨广西永福“甜蜜”产业绘就春日奋进图

字体: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广西桂林市永福县的田间地头跃动着初春的勃勃生机。果农们抢抓节后市场机遇采收砂糖橘,育苗大棚里罗汉果新苗舒展嫩叶,两大特色“甜蜜”产业在春光中交织出乡村振兴的奋进图景。

  在永福县堡里镇堡里村,砂糖橘种植户潘玲珍的果园里,30余名采果工正手持果剪穿梭于果树间麻利地采收枝头红果。“赶在元宵节前卖出,价格比往年平均价格高不少!”潘玲珍看着自家4万斤鲜果装车,笑容甜蜜。

  百米外的永福民德果蔬专业合作社分选车间内,工人们正为发往东北的订单分级装箱,“我们的砂糖橘果皮红亮、甜度高,我的300多个客户年年回购。”合作社负责人向民德说。

  好品质的底气离不开技术支撑。据永福县水果生产技术推广站站长莫连庆介绍,近年来,永福县先后实施了柑橘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项目、砂糖橘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永福县桂林砂糖橘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项目,全面开展了病虫害绿色防控,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料,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目前,全县60%砂糖橘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

  在位于罗锦镇的桂林瑞明果业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正将砂糖橘装入印着外语的外贸包装箱。“每天半数的产量出口至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海外市场越来越认可永福味道。”企业负责人王国辉说。

  在苏桥镇,另一份“甜蜜”正在玻璃温室智能育苗大棚里悄然生长。工作人员黄秀林手持剪刀修剪罗汉果扦插苗的新芽,“剪掉杂枝,苗子才长得更壮。”这位“土专家”将13年育苗经验化作指尖功夫。在她所工作的罗汉果科技示范园,5个智能育苗大棚培育着300万多株苗,这是永福县联农带农,创新管理模式的其中一环。

  “我们通过与永福罗汉果研究所、高校、合作社以及农户多方合作的模式打通产业链。”桂林三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部采购经理林正良介绍道,企业通过长期与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合作研发高甜苷含量的育苗品种,之后将育好的苗卖给合作社,由合作社分发给农民种植,企业定期给农民进行培训和指导,成熟后通过保底收购进行深加工。

  永福县推广优质脱毒种苗和新品种,整体提升罗汉果产业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加强对种植农户进行培训,在生产上降本增效,增加收益。2024年,永福罗汉果种植户户均增收超万元。

  近年来,永福县不断创新罗汉果产业发展机制,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构建起从种质保护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实现罗汉果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永福县罗汉果种植面积达13.15万亩,鲜果产量15亿多个,拥有现代自动化加工设备427多台(套),已建成6万立方米储藏保鲜冷库,年加工能力50亿个罗汉果,开发了罗汉果茶、甜甙、浓缩汁、饮料、中成药、保健品、健康食品等120多个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年总产值100多亿元。

  近日,永福罗汉果栽培系统近日入选第三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千年农耕智慧获得世界级认可。“入选预备名单是保护传承更是责任。”永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蒋川东表示,2025年将重点推进“价格保险+订单农业”双轮驱动,着力提升罗汉果品牌影响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罗汉果为核心,集产品一条街、文化展览馆和加工园区等于一体的永福罗汉果特色小镇,让“永福甜蜜”既守住传承,又闯出新路。

 

农民在果园采摘砂糖橘。

车间内工人对砂糖橘进行分级。

车间内工人对出口国外的砂糖橘进行包装。

农民在罗汉果育苗大棚修剪新芽。

罗汉果深加工产品。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