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逾130亿元-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2/12 18:11:05
来源:广西日报

2024年广西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逾130亿元

字体:

  【原标题】稳企安农,去年——广西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逾130亿元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广西金融监管局、广西证监局 制图:梁璐)

  “新榨季伊始,我们就顺利完成1000吨‘云鸥牌’国标一级白砂糖入库及注册工作,这是广西首笔农产品期货免检品牌仓单注册业务。白糖期货免检,不仅帮我们节约了检验费用,办理时限也压缩了四五个工作日。”2月8日,广西农投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广西南糖市场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西金融机构持续推进交割库、交割品牌设立,有效降低了成本,企业享受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金融创新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广西金融管理部门通过构建科技金融新体制、完善征信服务体系、期现结合服务乡村振兴、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等系统性举措,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统计,2024年,广西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4%,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2%,同比下降27个基点,处于历史低位;叠加货币政策工具、“桂惠贷”贴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累计向实体经济让利超130亿元。

  降低融资成本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连续7年稳中有降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我们会同发展改革委建立自治区、市、县(区)三级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动区县工作专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广西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胡英全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传递、资金传导的堵点和卡点得以逐步疏通,降本增效成效凸显。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及时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下调等政策调整传导至实体经济。

  截至2024年末,全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3万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5762.67亿元,同比增长14.4%;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13%,较年初再降0.3个百分点,连续7年实现稳中有降目标。

  针对部分企业集中反馈的“过桥资金”风险高等相关情况,广西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区银行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支持,企业无需归还上一笔贷款本金即可办理续期贷款业务,从源头上规避了“过桥资金”的风险。

  截至2024年末,全区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1785.49亿元,同比增长6.86%。目前,相关部门已明确将政策适用范围阶段性扩大到中型企业。

  支持科技创新

  相关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16.5亿元

  在柳州,金融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深入汽车、机械产业链企业,解读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版政策,面对面解答企业提出的融资需求和问题;在梧州,32家金融机构及76家企业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聚焦再生资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上市、银行信贷、融资担保等融资需求,共话合作、共谋发展……

  从基础科研到成果落地转化,科技创新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周期和反复“试错”,这就离不开长期稳定的资金“输血”。

  2024年,自治区证监局聚焦广西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联手相关部门举办专项投融资促进活动,支持28家企业开展融资路演,引导科技企业通过发行科技创新债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相关企业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16.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4.5倍。

  针对科创企业上市融资的迫切需求,自治区证监局深入开展发行上市专题培训座谈、调研走访,对标对表筛选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指导企业提升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推动三四板制度型对接机制在我区正式落地,提升中小企业进入公开市场效率。“2024年,全区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3家,均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区12家辅导备案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八成,超六成企业拟申报创业板、北交所。”广西证监局副局长殷刚说。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保险+期货”项目累计保障农产品现货价值逾64亿元

  支持乡村全面振兴是金融创新的又一“战场”。近年来,广西金融管理部门以期现结合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为抓手,不断延伸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对金融服务的知晓度和信任度,为乡村全面振兴尤其是产业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2024年,全区“保险+期货”项目累计保障农产品现货价值超过64.48亿元,惠及农户超过2.8万户次,帮助农户锁定价格、抵御市场风险;广西农垦交割仓库顺利完成广西首单生猪期货交割,单笔利润增加28%;“DCE·产业行广西原木期货交流会议”在南宁召开,原木期货的推出为广西林业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钦州炬申物流入选全国首批原木指定交割库……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区金融管理部门正积极探索与银行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创新“保险+期货+N”模式,引入更多元的风险管理工具,努力为农户提供更加精准、灵活、全面的价格风险保障。

  2024年,广西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4%。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2%,同比下降27个基点,处于历史低位。

  截至2024年末,全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3万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5762.67亿元,同比增长14.4%;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13%,较年初再降0.3个百分点,连续7年实现稳中有降目标。

  “桂信融”平台持续加大金融、政务、商业等替代数据的整合利用,有力支持信用薄弱小微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过自身经营数据获得“增信”。2024年,平台服务融资首次突破一万亿元,中小微企业融资额占比达76%。

  2024年以来,我区企业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1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倍;我区私募基金投向信息技术服务、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行业项目数量达96个,在投本金25.5亿元。

  我区加大对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金融支持力度,整合多项政策资源创设“设备更新贷”,创新建立“银行+行业”两张清单,2024年末,全区金融机构累计为27个设备更新项目授信468.31亿元,向20个项目投放“设备更新贷”57.06亿元。

  我区持续推动科技企业上市挂牌。2024年,全区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3家,均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我区12家辅导备案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八成,超六成企业拟申报创业板、北交所。(孟振兴)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