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医生、AI生成病历、终身健康陪伴服务……广西多家医院接入DeepSeek-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2/20 09:05:57
来源:广西日报

数字人医生、AI生成病历、终身健康陪伴服务……广西多家医院接入DeepSeek

字体:

【原标题】数字人医生、AI生成病历、终身健康陪伴服务……广西多家医院接入DeepSeek

  利用DeepSeek强大的知识积累体系,为医生的临床诊疗担当助手;最快2分钟内生成一份结构化病历,帮助医生从繁琐的文书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喂数据,让人工智能更快速地成长……近日,广西多家医院开始部署DeepSeek的本地化应用。

  DeepSeek本地化应用能做啥?

  DeepSeek入驻医院,会给诊疗带来哪些改变?

  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该院将DeepSeek大模型与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集成,现已在耳鼻咽喉头颈科、眼科进行试点使用。

  轻点鼠标,进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点击DeepSeek,输入查询的问题,便可让人工智能成为医生的小助手。该模型能精准分析患者的海量健康数据,实现智能化临床辅助决策,为医生提供科学、精确的诊断建议,给临床诊疗带来极大便利,为患者带来更为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

  2月19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AI医生正式发布上线,据悉,这是国内首个依托医疗专科大语言模型技术研发、医院自有知识产权的泌尿外科AI医生。

  今年,该院在原有平台基础上,以DeepSeek为基础架构,使用超过300万字的泌尿外科专业语料文库对模型进行了训练,随后,团队利用多种深度学习技术提取医生的形象和语音特征,创造了生动形象的虚拟数字医生。只要打开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页面,在医生主页的服务项目内,泌尿外科AI医生可7×24小时全天候响应患者的咨询需求,处理超过80%的标准化问答,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近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上线了基于大模型深度训练的AI数字人服务。患者通过医院官方平台预约挂号时,AI系统可通过语义分析自动识别心内科需求,快速匹配症状关键词库,智能推荐对应亚专科专家资源,分诊准确率高。心血管内科专家配备专属数字人形象,患者因此有了虚拟健康管家,该管家不仅能通过语音/文字解答检查注意事项,诊后自动推送用药提醒及复诊计划,还计划打造全病程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目标是实现从单次诊疗到终身健康陪伴的服务升级。

  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AI生成式病历系统”近期已在该院住院部启用,它可以依据患者各类诊疗数据,自动生成规范的入院记录、首程记录及出院记录等病历内容。

  “‘AI生成式病历系统’依托AI大模型技术,能高效整合患者门诊、住院以及历史的就诊记录资料,进行深度思考和推理分析,迅速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建议。”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院内住院部医生基于系统可自动生成多场景、连贯、规范病历文书的强大功能,大大缩短病历书写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经检测,该系统最快能在2分钟内生成一份结构化病历,帮助医生从繁琐的文书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医生有更多时间专注于临床工作,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月17日,贵港市人民医院将DeepSeek大模型与现有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及办公平台进行了融合,启用了“贵医智能助理”。除了可快速获取患者的各类医疗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辅助医生在短时间内作出精准的诊断与处方建议,“贵医智能助理”系统还有医院内知识库学习、联网搜索、文件解析、PPT辅助制作等功能。

  中医也能用DeepSeek看病吗?

  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该院近期也完成了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6人的团队负责这项工作,当前是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下称医生工作站)中部署测试,将病历信息、影像信息、检验检查信息等脱敏后少量导入,让DeepSeek学习,待时机成熟后,将它接入医院的大数据中台,加快模型的成熟。”该院工程信息部主任肖易介绍。

  “DeepSeek投入使用后,主要是为医生做辅助性诊断,提高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实现中医特色诊疗工作的人工智能支持。”肖易说。在训练过程中,医院会给DeepSeek投喂大量脱敏的病历信息,包含专用术语、病情描述、医生诊断、图片资料、放射资料、病理资料、检查检验资料等,让DeepSeek通过学习尝试诊断病人病情,为医生给患者看病作辅助诊断。

  以胃癌为例,医院会将胃癌病人的所有影像资料、检验检查结果等定向导入人工智能系统,让机器学习。之后,当医院输入胃癌患者相关的一些症状信息时,机器就会根据此前的学习,判断患者癌细胞分布区域、恶性程度、中医证型等,通过以往的成功治疗经验,给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供医生参考。

  “数据越规范、量越大,诊断就越精准,所以我们会批量导入脱敏数据,加快AI的学习进度。”肖易说。目前该模型计划在放射科、外科、中医治未病中心部署。下一步,如果模型升级到更大的版本,医院将利用大数据生态一体化中台,将医院的所有数据导入,把机器“喂饱”,让它能更好地分门别类学习,将DeepSeek应用到更多医疗场景。而该项工作的部署,会贯穿该院整个“十五五”规划。

  未来之路如何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医院的部署仍处于初始阶段,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医疗机构的人工智能本地化部署涉及技术问题,并不像个人下载DeepSeek就能满足使用需求那么简单。肖易介绍,实现本地化部署,首先是探索版本的速度、运算逻辑等,再根据开设的场景进行相关硬件配置,需要采购专业的、大容量的硬件设备来满足DeepSeek最大版本的部署,才能投入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使用场景做大量针对性训练等。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肖易认为,未来5—10年,人工智能在医疗场景的运用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既懂医疗又懂信息的人才会更受欢迎,这对医疗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

  “下一步,医院还会在技术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自治区人民医院信息网络管理中心主任李虎介绍,医院会结合临床医疗业务实际应用场景及需要,探索对DeepSeek大模型进行进一步本地化训练,提升DeepSeek专业化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临床。

  “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经验和诊疗策略,可以为每一个医生去训练属于自己的大模型。”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徐帆认为,未来可以把医生多年的病例数据、手术设计等信息输入大模型,让人工智能“变身”成医生的专属助手。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群众对人工智能+医疗的运用也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2月18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王先生表示,他自己也经常使用DeepSeek查询一些健康科普问题,他认为医疗机构部署该模型的本地化应用是大势所趋。而另一些年纪较大的患者则表示,不太懂人工智能,看病更倾向线下找医生。

  无论怎样,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已来。李虎认为,人工智能将会在医疗服务管理、医药服务、医保服务、后勤管理、科研教学等领域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潜力巨大,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医院的综合管理会带来深刻的改变。(记者 关海芳 罗婧)

【纠错】 【责任编辑: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