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崖牛市晨曦交响曲-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5 02/20 09:27:46
来源:广西日报

洛崖牛市晨曦交响曲

字体:

【原标题】洛崖牛市晨曦交响曲

  “哞……哞……”一阵阵浑厚的声音,划破清晨的宁静。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凌晨5时,一辆辆载着牛的货车,缓缓驶进柳城县大埔镇洛崖牛市。新一年的牛市在这一刻热闹登场。

  洛崖牛市自2000年形成以来,已有20多年的历史,是柳州市周边市县现存交易量较大的牛市,每隔两天成一圩,主要交易本地耕牛和肉牛。

  每逢牛市,总会吸引周边柳江区、融安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宜州区,以及区外的安徽、湖北、福建、江西、云南等地的牛贩子前来交易。

  牛市里除了卖牛的农户和各地的牛贩,还有牛经纪人。天还没亮,他们便三五成群的围聚在一起,打着手电筒,细细打量着各种各样的牛。有的伸手拍拍牛屁股、摸摸牛颈脖、捏捏牛脊背,有的交流着牛的价格、品种和行情,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买肉牛要看牛屁股,买牛仔要看牛嘴、牛脖子、牛脚和牛尾巴等等。”来自罗城的吴才华,挑牛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且他交易非常利索,不到两个小时就定下了8头牛。

  “做生意,光懂得选牛、砍价还不行,最重要的是要讲信用。”吴才华祖辈、父辈都做过牛生意,几十年的经历,让他深知为人处事的准则。

  “这里是我的‘主战场’,来这里交易的大部分是本地放养的水牛和摩拉水牛,牛的品质好,很受外地市场青睐。”来自柳江区的韦东梅,是洛崖牛市的常客,已做了20多年牛经纪人,感受着牛市的过往和当下。

  “多的时候,每次成交三四十头牛,少的也有三五头。”韦东梅说。

  柳城县广泛种植果蔬和甘蔗,部分山地仍需耕牛进行耕种,随着春耕开始,牛市交易也随之升温。

  据相关部门统计,近3年来,洛崖牛市每年成交量在6000头左右,年成交额约7200万元。

  牛市里,上一刻,双方因为价格喊得脸红脖子粗,下一刻,生意成交并现场数钱。每一次交易,更像是一场智慧与经验的较量。

  牛市外,韦剑正在给“牛客人”添加草料。

  “今天早上一下子就进来了20多头牛,总共住着70头。”韦剑经营着一家“牛旅社”,专门“留宿”在牛市里成功交易的牛。

  “这些牛都是暂住在这里,等待运输到外地。”韦剑告诉记者,各地牛贩来收购牛后,一般都会运往广东、江西、安徽、湖北、福建等地,可一个圩日里经常会收不够想要的数量,所以已收购的牛需要暂时寄养在牛市附近。

  看到这个商机,韦剑就把自家院子打造成“牛旅社”,专门服务牛市。2024年,韦剑投入了9万多元,对“牛旅社”进行扩建和升级,牛的“床位”也增加到了70多个,既设有住两头牛的“标准普通房”,也设有住三四头牛的“大房”。

  韦剑和家人,则变身为“牛旅社”的服务员,每天除了按时给牛添加草料,还及时清扫牛舍,让牛住得干净舒适。

  “为一头牛提供包吃包住包装车一条龙服务,一天的收费也只需20元。因为服务到位,贩牛老板都很信任我,不管是在洛崖牛市收到牛,还是从宜州、象州牛市收到的牛,都会拉到这里存养。”韦剑说,这些年牛市起起落落,可他的“牛旅社”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床位”基本都住满。

  “牛旅社”从最初的简陋牛舍到如今的规模,见证着洛崖牛市的繁荣。

  “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用心,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行业,同样可以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牛市’。”韦剑深有感触地说。(记者 陈明桂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再丽 汤晓逵)

【纠错】 【责任编辑: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