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展翅腾飞”抢滩“新赛道”——南宁市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前方车辆请注意!南友高速发生追尾事故,请后方驾驶员减速避让,勿占用应急车道!”今年春节假期,一架红蓝灯闪烁的车载无人机在浓雾中盘旋,通过高音定向喊话器向拥堵车流发出指令。同时,将事故画面实时回传至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应急监控指挥大厅,不到15分钟,救援车辆快速抵达现场……这是广西春运首次启用车载无人机参与交通保障,科技与效率交织的场景。
近年来,南宁市抢滩低空经济“新赛道”,不断向空中要产业发展“高度”,锻造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乘势而上 “低空+”应用加速落地
近日,记者来到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无人机巡飞基地,随着机巢保护罩缓缓掀开,准备就绪的全自动无人机迅速升空,很快进入预设航线,直奔G72线泉南高速六律至六景段执行巡飞作业任务,高速上的路况信息、视频同步回传,工作人员可远程实时掌握车流情况。目前,巡飞基地所辖无人机系统每日对G72线泉南高速六律至六景段执行多次巡飞作业任务,全面掌握辖区车流通行状况,强化拥堵路段预警管控。
广西计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永刚介绍,自2019年以来,公司面向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应急处置、运行监测等方面开展无人机示范应用。传统的勘查、测绘、进度巡查方式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且难以对一些地形复杂或危险区域进行准确测量和巡查。该公司使用无人机助力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让无人机成为工作人员的“眼睛”,帮助更快、更全面、更准确地完成场内及周边更大范围的查勘工作。
“无人机在低空物流、应急救援、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广西计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运维服务中心副主任杜奕霖介绍,广西首批低空无人机物流运输航线于去年6月试航成功,进一步丰富了低空经济物流应用场景。去年9月12日至14日,受台风“摩羯”带来的降雨影响,南宁市出现2001年以来最大洪水。该公司紧急出动无人机对伶俐邕江流域执行防洪监控作业,开展全方位严密监视,实时回传现场图像和位置坐标,收集最新的邕江洪峰、水情影像资料,为南宁市相关部门防洪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应急监测支持。
广西景航无人机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冠鸿介绍,企业于2016年成立以来,深耕无人机产业,去年被认定为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经营有无人机专业校企合作、无人机科普研学、无人机行业应用服务等。“近年来,无人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我们企业的业务不断拓宽。”谢冠鸿表示,在公司的业务中,电力巡检业务的营收比例约占五成。通过无人机进行电力巡检,可避免人员在复杂地形、恶劣天气和危险环境作业,降低安全风险,还可实时获取大量图像、视频等数据,为后续分析和维护提供依据。
立足优势 本土企业面向东盟拓展业务
“目前,南宁市的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巡检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在南宁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会长王伟任看来,南宁低空空域资源丰富,气候和地形地貌条件优越,应用场景丰富,这些都为发展低空经济创造了条件。同时,南宁市具有靠近东盟的地理区位优势,有利于本土企业面向东盟国家拓展业务。
挺进新赛道,打开新空间。2024年,南宁市在青秀区打造了广西首个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王伟任透露,未来,南宁市低空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投入、政策推进都将持续“加码”。通过集聚一批上下游企业,从招商引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应用、教育培训等环节入手,不断增强产业链协同能力。同时,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打造更加智慧的空中飞行器。
去年印发的《广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充分发挥广西空域、区位等优势,以创新研发和场景应用为牵引,统筹推动低空装备制造、场景应用、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培育发展低空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高地。
到2026年底,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应用场景规模化运营,低空装备产业链基本形成,低空经济规模不断增长,自治区成为面向东盟的低空场景服务方案供给地和低空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对此,不少低空经济企业做足准备,打好“东盟牌”。“公司将依托广西交投大数据算力中心构建广西低空大数据智算中心,打造集无人机巡检、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智能决策与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中枢,为广西乃至东盟低空经济产业提供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和使用的全流程服务。”黄永刚说。
“今年公司计划与老挝相关部门合作,在当地建设无人机培训中心、无人机救援中心等,将国内较为成熟的农业植保、物流运输、巡检等无人机应用服务及培训体系输出到东盟国家,积极开拓东盟市场。”谢冠鸿说。
筑牢根基 加强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
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条件,并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取得相应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
低空经济的发展,催生无人机“飞手”考证热。
今年1月,由广西计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广西交投首期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证培训班开班,内容涵盖无人机理论知识、飞行原理、操作技巧、安全法规等。“飞手”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操控无人机,进行腾空起飞、盘旋、穿障……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可考取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在航空测绘、巡检监测、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等行业及领域从业,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提供有力支撑。
谢冠鸿介绍,景航无人机飞行训练基地坐落于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占地约20亩,属于广西规模较大的专业无人机飞行训练基地,设置有理论室、模拟飞行室、飞行外场及维修车间等,目前累计培训人员近5000人,推动无人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人才是支撑低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今后,我们将发挥行业协会的力量,成立专家团队和人才顾问团队,为南宁市低空经济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专业人才支持。”王伟任表示,南宁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将不断完善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体系,为推进南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新动能。(记者 廖欣 通讯员 黄春秋 实习生 韩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