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蓝天立在农口单位调研强调 以科技创新建良田育良种用良法 为农业现代化开辟新领域塑造新优势
2月21日,自治区主席蓝天立深入南宁市西乡塘区种业创新中心、自治区农科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树牢“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鲜明导向,抢抓农时抓好春管春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建良田、育良种、用良法,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推进我区农业现代化开辟新领域、塑造新优势。
南宁市西乡塘区种业创新中心设立在石埠街道永安村,于去年底正式启用,开展蔬菜良种繁育、技术培训等业务,带动周边村镇农户发展标准化设施化种植和加工。春雨中,南瓜、番茄、辣椒等农作物秧苗生机勃勃。蓝天立走进种子研发基地和科普中心,了解春耕备耕、种业研发和新品种推广情况。他强调,一年好景看春耕,全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要强化农资保障,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推广应用,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要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提升种业创新中心建设水平,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自治区农科院在甘蔗、粮食、果蔬等领域推进重大科研平台创建,投资建设广西作物种质资源库,可实现40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智能化保存。蓝天立走进该院科研实验楼、广西作物种质资源库、农业农村部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该院科研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强调要精准对接现代农业多样化需求,以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强化数据采集分析,建立智慧育种大模型,培育多抗广适、生态友好、节本增效的作物品种,推动育种技术体系迭代升级;要让科研工作更“接地气”,从我区实际出发,开展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积极探索“废弃秸秆——菌类种植基质——有机肥料归田”技术路径,助力打造绿色、低碳、环保的农业发展新范式。
蓝天立还来到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实地考察食品药品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动科院国家动物疫病监测点,对该校在职业教育和科研领域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他指出,作为全国第一所涉农类职业本科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要在产教融合方面想得更深、走得更远,聚焦我区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培养符合产业链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要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农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建设,争当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的引领者、职业本科教育的先行者。
自治区副主席许显辉,自治区政府秘书长钟得志参加调研。(记者 龚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