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条泉水鱼“游”出3.8亿元
雨后走进浦北县官垌镇,但见山峦叠嶂,溪河纵流;山泉水顺山而下,山上遍布大大小小各种水池。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官垌鱼,从这里“游”到了北上广,2024年产值达3.8亿元。
官垌镇是浦北小窝流水养鱼的起源地,以草鱼养殖为主,投喂青草、瓜叶、木薯叶等天然食料,造就了官垌鱼独特的品质。
据养殖户介绍,早在明清时代,当地人们结婚成家生女儿后,便在房前屋后的山坡上挖一个可容纳十来条鱼的小水池饲养草鱼,待女儿出嫁时将草鱼作为陪嫁,制作全鱼宴宴请亲朋好友。
如今,这一传统已发展成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
当地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持续做强做优官垌鱼产业,打造养殖示范区,创新养殖技术,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官垌鱼产业逐渐朝着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书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在官垌鱼现代特色养殖示范区内加大设施渔业标准化建设,整合各级资金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投入1050万元在官垌镇垌口村、芳田村、月光村、平石村建设设施渔业标准化养殖池172个,每年产量达200吨,产值约1000万元。
为解决养殖户对草鱼苗种需求,官垌镇平石村委、芳田村委整合衔接资金380万元,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草鱼优质苗种繁育基地,年产优质草鱼苗种3000万尾以上,产值1000万元。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受保活工艺技术和运输装备落后等诸多因素影响,如何实现官垌鱼活体长距离运输成为养殖户面临的一大难题。
当地积极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组织养殖合作社、养殖大户和党员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学习,成功改良了快递有氧打包技术,使官垌鱼在氧气包装袋里的存活时间从24小时提升到60小时以上,打破了销售区域与存活时间的限制。目前,官垌鱼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成为各大高档餐厅的一道美味佳肴。
2010年,浦北县官垌鱼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名单,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浦北县官垌镇、六硍镇、平睦镇、寨圩镇、福旺镇、小江街道等6个连片镇(街道)所属的56个行政村。2024年,全县官垌鱼养殖户达1.2万户,养殖面积6500亩,产量1.5万吨,产值3.8亿元,占全县渔业产值的61%。(记者 莫迪 通讯员 黄智 陈彦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