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小心防范鼻病毒-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2/23 08:58:07
来源:南宁晚报

开学季,小心防范鼻病毒

字体:

原标题:开学季,小心防范鼻病毒

  医生提醒:外出或接触公共物品后应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和眼睛

  昨日,记者从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市妇幼)了解到,最近因为呼吸道感染来就诊的市民明显增多,每天就诊人数为150人左右,除了流感,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因为感染了鼻病毒。近日,中国疾控中心也发出了开学季健康提示,提醒大家小心防范鼻病毒。

  鼻病毒是一种小RNA病毒,没有囊膜,是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1956年,科学家首次从感冒患者的鼻腔标本中分离出该病毒,因此被命名为“鼻病毒”。它的特点是喜欢在33~35℃的环境中生长,这恰好是鼻腔的温度。截至目前,已经发现多达169个鼻病毒型别,正是这些型别的多样性,让人们很难对它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市妇幼儿童保健部主任颜云盈介绍,鼻病毒感染后常表现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喉咙痛,还可能伴随头痛和疲劳等症状。患者往往不怎么发烧,有发烧也是以低烧为主,这是鼻病毒与流感病毒最大的区别。

  大多数人感染鼻病毒后症状较轻,体温通常正常或略微升高,一周左右即可自愈。但对于儿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哮喘加重或下呼吸道感染。

  鼻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人触摸了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比如门把手、课桌等,然后用手接触嘴巴或鼻子,病毒就有可能进入体内。吸入感冒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也容易被感染。

  鼻病毒非常顽强,可以在皮肤上存活几小时,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甚至数天。颜云盈提醒,大家互相接触多的环境里的物品要定期消毒,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有效通风。如果在学校被感染了,最好及时就医,避免再交叉感染。

  ■新闻延伸

  哪些人群更容易被鼻病毒感染?

  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哮喘病史的人,感染后可能出现病情加重或急性发作。

  儿童(尤其是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感染患病的风险更高。

  如何预防鼻病毒感染?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在外出后或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鼻子、嘴巴和眼睛。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坚持适量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室内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科学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及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应科学佩戴口罩。口罩不仅能阻挡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还能起到鼻腔保暖和增湿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感染后的不适症状。

  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如手机、门把手等。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养老院等)应格外注意防护。

  如出现感冒症状,尤其是儿童、老人或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注意休息,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记者叶祯 通讯员姚瑞兰)

【纠错】 【责任编辑: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