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中心小学举重馆里已热闹非凡。“腰腿收紧,要用力”“蹬腿往上发力提走”“注意动作要领,把身体放开”……教练的声音此起彼伏,为日常的训练增添了几分紧张气氛。
作为“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国家奥林匹克优秀后备人才基地”和“自治区重点项目训练点”,五通镇中心小学先后孕育出多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连续获得2023年、2024年“广西青少年举重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传承:薪火相传促提升
清晨五点半,在很多孩子还处于梦乡之时,五通镇中心小学举重队的队员们已早早来到训练场,开始了一天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手掌磨出的血泡结痂成茧,杠铃杆的纹路深深印入皮肉,这些伤痛却成为他们努力拼搏的勋章。
五通镇中心小学举重队教练指导队员技术动作。杨浩 摄
“收腹!挺髋!”教练的指令郑地有声,队员们在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中,他们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不断追求技术的突破与提升。
谈到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举重队教练李继传坦言,“他们的成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刻苦训练、坚持不懈的结果。这种‘滴水穿石’的韧劲,值得我们每位举重队教练和小队员们认真学习和传承。”
蜕变:体教融合展风采
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持续推动体教融合发展走深走实,近年来,临桂区加快实施体教融合提质工程,积极组织参加并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智能化测试,进一步提升临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国民体质健康。
五通镇中心小学把发展举重项目作为体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建强体育师资队伍,推进体教融合创新发展,大力夯实育才基础,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五通镇中心小学举重队队员在刻苦训练。杨浩 摄
2022年6月,五通镇中心小学和桂林市体育学校建立共建联办新型体校,举重队的孩子们从“业余级”训练提升到了更加“专业”的训练。由市体校负责选材、经费和训练,五通镇中心小学负责为举重队员解决生源学籍、文化学习、住宿和管理等问题。
共建联办后,学校举重队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在2023年、2024年荣获自治区青少年男子举重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获金牌22枚。蒋陈林六次刷新广西青少年纪录,阳涛三次打破纪录,49公斤级赛场上房艳雯三冠加冕。
荣耀:顽强拼搏向未来
展体育之翼,向未来翱翔。在五通镇中心小学的举重场馆里,这些队员用布满茧花的掌心证明:真正的力量,永远发轫于心灵的重塑。
五通镇中心小学举重队队员房艳雯说,尽管过程中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她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房艳雯的储物柜里,两枚奖牌静静诉说成长:2023年的双银记录着初次登台的忐忑,2024年的三金镌刻着破茧成蝶的蜕变。当房艳雯在赛场上目光如炬锁定杠铃时,人们看见的不只是隆起的肱二头肌,更是那个在晨训中抹去眼泪继续深蹲的倔强灵魂。
从世界冠军到体育专业人才,这里孕育了一批批优秀运动员,探索出竞技体育人才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024年,男队员李本蕊、阳涛、蒋陈林和女队员钟丽洁、覃瑶、房艳雯、石壬萍、赵荣萍分别被选拔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工作大队、广西体育运动学校,为举重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用汗水书写青春,让青春在赛场上绚丽绽放。临桂区五通镇中心小学校长唐云说:“我们鼓励队员们迎难而上,坚定信心,创造辉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祖国的体育事业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彭胜发 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