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平桂区:科技赋能“藕稻共育” 生态轮作双季增收-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5 03/27 19:55:54
来源:平桂区融媒体中心

平桂区:科技赋能“藕稻共育” 生态轮作双季增收

字体:

  万象“耕”新不负春。在贺州市平桂区藕莲天下水生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无人机在藕田上空盘旋,现代化农机在稻田上穿梭,科技为农业生产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该示范区通过引入现代化农机、旱地播种水稻设备,创新莲藕与水稻轮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生态优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无人机在藕田上空作业。

  在稻藕轮作基地,水稻田里传统水稻育秧和旱地水稻播种正同步进行。一边村民们穿梭在田间垄上,娴熟地整理秧床、播撒稻种、覆盖薄膜、覆泥压边。另一边,农机手正在使用新型水稻旱直播机直接在未灌溉的旱田中精准播种,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顺利将一粒粒稻种精准地播撒进土壤。

水稻旱直播机在旱田中播种。

  旱直播水稻种植是一项节水、省工、高产且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稻作栽培方式,能有效解决缺水地块水稻种植难题。

  “今年降水少,气候干旱,为了追赶农时,我们尝试旱直播水稻种植。”广西丽卓农业有限公司稻藕轮作技术负责人黄珮玑说。据了解,基地今年首次尝试旱直播水稻种植300亩,如果产量能达到预期效果,明年将继续推广该技术。

无人机在运输藕苗。

  与此同时,示范区的藕田里,无人机满载着一筐筐藕苗穿梭于田间,将藕苗投放至藕田深处,工人们将藕苗栽进泥土后,无人机通过搭载智能播撒系统实现精准施肥,不多时,就完成了一亩莲藕的种植。“运用无人机运输藕苗、撒播肥料,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了。”平桂区藕莲天下水生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负责人丘启送满脸笑容。

  据了解,藕稻轮作是一种将莲藕和水稻在同一片土地上交替种植的新型农业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基地今年约种植800亩的双季莲藕、700亩的双季水稻,计划在4月5日前全部种植完毕。通过机械化作业,莲藕和水稻可实现双季种植,综合收益提升40%以上,人工成本降低50%。”丘启说。

  截至目前,平桂区发展特色莲藕种植15900亩,其中以垒石村为核心区的莲藕种植基地有3900亩,拓展区5000亩,辐射周边乡镇、村组建设莲藕田7000亩,有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张然然 姚启雯 黄美莲)

【纠错】 【责任编辑:蒋颖】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