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西夜市爆火激发文旅新活力 一季度江南区接待游客超580万人次
3月初的一个夜晚,南宁市江南区平西夜市热闹非凡,来自东北的刘女士被烧烤摊位上滋滋冒油的蜜汁排骨吸引,忍不住停下脚步品尝。这条藏在夜色里沸腾的食街,绘就了一幅市井烟火的流动长卷。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南宁夜间消费的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不断涌现,江南区平西夜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平西夜市地处江南区核心地段,总长约280米,拥有约120家摊位,自1997年开办以来,不仅承载了许多食客的美好记忆,更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然而,随着夜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噪声扰民、油烟乱排、污水四溢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年来,江南区在夜市提质升级工作中多措并举,探索夜市“放”和“管”的平衡,对夜市进行长效管理,在精细处下功夫,既保留了老味道,又创造了新滋味。
江南区聚焦夜市管理痛点,加强点位管控,灵活调配人力,采用错时守点巡查的方式,针对占道经营、噪声扰民、乱停乱放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同时,江南区联合市场管理方常态化开展夜间巡查,确保整治行动和谐有序开展。此外,江南区市场监管局等多个部门也常态化对夜市经营主体证照资质、食品原材料采购渠道及检疫证明等进行检查与监督,进一步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如今的平西夜市,餐车排列整齐有序,地面干净整洁,原先的污水、噪声、油烟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平西夜市的多元化业态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除了传统的烧烤、炸货等美食,还有美甲、美衣、现磨咖啡等多样化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投身夜经济之中,他们更懂市场、懂经营,为夜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平西夜市,年轻创业者在摊位上兜售创意和情怀,吸引同好驻足欣赏与购买,这正是夜市融合文化消费个性化趋势的鲜活印证。
自平西夜市得到王祖蓝、品冠、王丽坤、王鸥等明星频频宣传后,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它的火爆也带动了江南区的文旅事业。江南区持续推进建设的以亭洪路及延长线为轴线的商文旅融合示范带,将亭子码头、江南万达、百益·上河城、金砖茶城、平西夜市、南宁非遗展示中心、融晟天河·海悦城等文旅、商业地标串珠成链,推出尾波冲浪、电子竞技、相声会馆、戏曲展演等项目,以商文旅融合打通商圈市场脉络,促进文旅消费提档升级、互融共兴,使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邕江南岸片区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如今,游客们可以沿着亭洪路轴线一路游览,尽享江南区的繁华与热闹。
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江南区接待游客总人数超580万人次,文旅消费市场反响良好。江南区文广体旅局局长刘芳表示,平西夜市作为江南区夜经济的代表,其提质升级之路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美好的消费体验,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下一步,江南区将通过加大景区、文化场所的夜游产品供给力度,适当延长相关活动场所的营业时间,推出沉浸式的夜游观影、展览活动,同时策划不同的夜游路线,提供更加丰富的夜游活动,进一步推动夜经济与城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记者何璨汐 通讯员杨敏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