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4月11日电(华峻卿)4月11日,广西南宁发布《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围绕促进企业集聚、数据开放、模型开发、东盟合作、算力基建、人才引育、财税金融等方面,提出22条具体支持政策,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
《政策措施》旨在通过全方位支持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构建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创新合作枢纽。南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钟洪介绍,《政策措施》以支持和服务企业落地、推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强化场地、资金、人才、算力、数据等要素供给,从促进产业集聚、支持数据治理开放等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加快推动南宁建成面向东盟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南宁市委常委、秘书长丁伟说,南A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吸引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到南宁来,共同构建AI场景,赋能千行百业。此外,南A中心通过发挥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推动中国AI与东盟国家融合发展,为东盟国家提供人工智能应用的解决方案,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据介绍,《政策措施》着力支持数据治理开放及模型开发和场景应用。每年分别发放最高5000万元“算力券”、5000万元“语料券”,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开展模型训练,按实际使用南A中心算力结算金额和非关联方语料交易金额的30%予以最高200万元奖励。此外,《政策措施》加大财税金融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力度。通过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重点支持初创期、成长型人工智能企业和项目。财政资金给予企业2个百分点的贷款贴息,单个企业可享受最长3年、最高500万元的财政贴息支持。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政策措施》适用于2025年3月1日起入驻南A中心的人工智能企业,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相关部门将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要滚动制定系列支持政策。
目前,南宁已建成总算力超1500P的智算集群,国际通信出入口局、中国—东盟信息港核心基地、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五象云谷万卡算力基地建设加速推进。南宁将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为枢纽,通过政策赋能、场景开放、跨境协作,加速构建面向东盟的算力服务枢纽、模型创新高地和应用示范标杆,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