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柳州,紫荆花满城盛放,尽显这座工业城市的蓬勃生机。
位于柳州市柳江区的广西长乐物流园,园区内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货车穿梭其中,叉车来回搬运货物,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指挥调度,彰显着现代物流的高效与活力。

资料图片:广西长乐物流园全景。(罗春宇 摄)
广西长乐物流园,是自治区重点项目以及柳州市重点打造的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园区总规划用地约1500亩,总投资超36亿元,它零距离衔接西鹅铁路货运中心进德货运站与进德高速互通,10 分钟可达白莲机场,20 分钟能通达阳和码头,半小时内可覆盖柳州各城区,构建起铁、陆、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为发展现代物流筑牢根基。 目前,物流园已搭建起高端定制仓、标准厂房、中转仓配等多功能综合性物流设施,物业形态以电商快递、钢材配送、仓储物流、货运配载为主。
长乐物流园并非传统意义的货物中转站,而是深度融合制造业的“钢铁世界”。园区内聚集了100多家钢铁贸易、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到配送的全链条服务。
物流园执行总经理黄乃新介绍,园区对钢铁销售企业仓库和制造加工企业原材料库进行整合,合并为公共仓库,取消了加工企业原料仓库,从而为企业降低库存成本。经过3年多的磨合与调度,园区物流企业推行定时定点的共同配送模式。园区组织入驻的物流企业和加工商贸企业进行商议,协调各方调整生产加工节奏和物流发货时点,形成共同配送的作业模式,实现同频共振、互利共赢。同时,园区为企业组织管理咨询、流程优化等专题活动,并引入园区AI智能化服务,为入驻企业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减少成本消耗。
园区内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说:“这里不仅能一站式采购钢材,还能按需定制切割,成本直降15%。”这种“前店后厂”模式,让制造业与物流业无缝对接,2024年,园区钢铁贸易量突破160万吨。
智慧化升级是另一大亮点。园区引入“互联网+物流”系统,实现仓储管理、车辆调度的数字化。京东、极兔等企业在此设立区域分拨中心,3万平方米的智能仓库内,机器人分拣线24小时运转,日均处理快递超10万件,同时新增就业岗位600个,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
黄乃新说:“去年园区交易额达40亿元,今年计划突破50亿元大关。”
长乐物流园正不断改革创新,以现代物流为驱动,持续为柳州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