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探访广西大瑶山 鼓韵悠远八角香-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4/27 16:42:04
来源:新华网

春日探访广西大瑶山 鼓韵悠远八角香

字体:

  春日的大瑶山,凉风习习,八角林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山间层峦叠翠,山顶云雾缭绕。

  曾经,辗转长途汽车、轮渡和轿子才能抵达的大瑶山,现今驱车数小时即可到达。

  位于大瑶山区的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当地瑶族主要聚居县之一。这里源远流长的瑶族织锦、瑶医药与婚俗节庆,在保留独特文化基因的同时,也通过新技术新手段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

  “我们的104味老班瑶药受到游客的欢迎。每到夏季,可以做瑶浴、断肠草点烧的瑶医药特色康养中心预订火爆。我们还开通了电商销售渠道,可以扫码或线上购买瑶医药产品。”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的医师覃润秀说。

  “大瑶山区的变化太大了!”桂林旅游学院生态学院副教授王山林说,“十多年前,我在这里工作时,进城还是走土路。现在,这里道路宽敞洁净、楼宇林立。县城范围向外扩展了很多,夜晚灯光绚丽,面貌焕然一新。”

游客正在体验瑶族婚俗。新华社记者 邹雨沁 摄

  进入位于大瑶山区的金秀县六巷乡六巷村下古陈屯,黄泥鼓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盘金海正带领村民在村子里的“浪坪”上演奏黄泥鼓舞。五位村民和着现场的歌声翩然起舞,其中四位村民挎着公鼓,不断变换走位,将一面母鼓围在中央,敲打黄泥浆抹过的鼓面发出“空央、空央”的声音,声音悠远,古韵绵长。

  大瑶山区因与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结缘而受到外界关注。费孝通先生曾多次进入大瑶山区,与瑶族同胞同吃同住,调查瑶族群众的社会组织、婚丧习俗。如今,不少专家学者来此地探访,寻找瑶寨的真实脉动。“重走人类学调查研究的路线,能够感受到这门学科对人的尊重和对文明多样性的敬畏。唯有真正理解一方水土的脉络,才能为地区繁荣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答案。”贵州民族大学费孝通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张喆说。

黄泥鼓舞表演。新华社记者 邹雨沁 摄

  大瑶山不仅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还有宝贵的自然资源。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鳄蜥、金斑喙凤蝶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7种,银杉、南方红豆杉、小叶红豆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

  夕阳西斜,云雾半掩天际,一道金边镶嵌在云层背后。大瑶山为走向它的人们,展露自己的美丽。(记者 邹雨沁)

【纠错】 【责任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