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核与辐射安全态势总体平稳-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4/27 16:45:01
来源:广西日报

广西核与辐射安全态势总体平稳

字体:

  原标题:全区核与辐射安全态势总体平稳

  4月22日,记者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广西将核与辐射安全工作纳入美丽广西建设总体布局,通过建立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相对完善应急组织体系,编制专项规划等举措,持续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全区核与辐射安全态势总体平稳,辐射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总工程师宁耘介绍,广西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对象主要涉及核电、核技术利用、电磁设施等方面。截至2024年底,广西拥有2座核电站(1座投产、1座在建),4台在运核电机组,2台在建核电机组,核技术利用单位3079家,在用密封放射源2740枚,在用射线装置6566台。保障核与辐射安全是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美丽广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方面,既防止放射性污染和电磁环境污染,保护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也促进核能、核技术发挥自身优势,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筑牢安全防线,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自2020年起连续3年开展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全区伴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专项行动、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排查整治等专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我区核与辐射安全风险隐患。同时,建立基于风险分级的辐射安全风险名录库,精准识别和管控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风险;通过专项培训、监管大练兵等方式提升地方监管能力;制订和完善《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审批审查要点》等文件,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依法规范监管。

  核能、核技术应用涉及工业、农业、医疗、科研等多个行业领域,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近年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积极服务核能、核技术应用、电磁设施等有关行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体制机制,建成防城港核电厂核应急固定洗消点。目前,该厅配备有各类放射性实验室分析设备和辐射应急监测仪器共计600多台(套),应急监测、放射性废物收贮车辆共11台,为核与辐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辐射通常看不见、摸不着,监测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撑。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处负责人常盛介绍,该厅已建立覆盖全区14个设区市的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布设131个监测点。2024年监测数据显示,全区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伽马辐射剂量率处于天然本底涨落范围;空气、水体、土壤、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等环境介质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处于环境本底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未见异常;环境电磁辐射水平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为提升公众核安全素养,近年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日为契机,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科普宣传片展播、核安全科普进校园等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宣贯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国核安全观,普及核与辐射科学知识,让公众对核安全的认识不断深化、理解更加全面。(记者 余锋 通讯员 杨广莉)

【纠错】 【责任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