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上公益夜校,火了-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7/03 09:12:50
来源:新华网

广西南宁:上公益夜校,火了

字体:

  近日,南宁市推出了广西首个公益性“技能夜校”,一系列高品质、多元化的公益免费课程火热出圈,吸引大量市民报名参与。利用晚上学习提升技能,助力更好就业创业,成为不少市民生活新“夜态”。

  “AI夜校”打造职场“充电站”

  6月25日晚,南宁市人社局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来自不同行业的百余名市民汇集在这里进行AI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课程学习。授课老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员们讲授DeepSeek在不同职业下的应用场景,学员则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实操练习。

6月25日晚,南宁公益性“技能夜校”(人工智能领域)培训班现场。

  “我在职场中经常需要写材料,参加这次‘技能夜校’就是想学会怎么借助AI工具,来提升写作效率、减轻文字工作压力。”学员黄沙沙是第一次参加“技能夜校”培训,她希望通过夜校培训为自己的职场生活“蓄能充电”。

  课堂上像黄沙沙一样希望通过掌握一定的实用技巧运用到工作中的学员不在少数。“我们会根据学员不同的情况和需求设计课程,通过最常见、最实用的场景进行实操训练,让零基础学员也能跟着一步步操作,快速掌握操作技能。”南宁公益性“技能夜校”培训讲师、AI高级训练师成文庆说。

  “课程真的特别实用!我通过课程学会了用DeepSeek来备课。老师解答学员的问题也非常耐心,课后还会通过微信群解答疑问,特别负责。”学员张红宁是一名大学教师,已经多次来夜课参加课程学习。

  据了解,“技能夜校”首批课程以AI人工智能应用为主题,开设了10期公益课程,涵盖DeepSeek办公应用、AI海报制作等前沿技能,课程一开放报名,就被火爆预约,10期课程3小时内报满,报名超1500人次。

“技能夜校”吸引广大市民参与。

  “点单式”课程提供优质服务

  南宁公益性“技能夜校”采用“政府主导+机构协作+免费开放”模式,打造“随时学、就近学、灵活学”的培训平台,旨在让市民在业余时间提升技能,实现职业发展和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为保障课程的实用性和教学质量,南宁人社部门创新“群众点单—政府制单—夜校(机构)接单”服务模式,面向市民和培训机构征集学习需求,围绕人工智能、制造业、家政服务、生活服务及南宁特色美食等重点领域制定课程,整合专业培训机构、高校及各类科研机构优秀师资力量,这不仅能够满足市民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还能帮助学员了解行业最新的动态,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目前,7月第一批课程全新上线,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应用、调饮茶制作、电商直播、保健按摩、电工、医疗护理、整理收纳等热门课程。授课地点分布在南宁各城区,包括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机关事业单位等场所,方便市民就近学习。

  此外,“技能夜校”建立多元化学员反馈机制,通过学员课后评价、满意度调查等方式,针对学员集中反映的问题,及时指导机构调整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设计、加强师资培训,以提升教学质量。

6月20日晚,江南区淡村路西社区就业服务站举办公益性“技能夜校”母婴护理培训。南宁人社局供图

  技术赋能促就业创业

  提升技能是破解就业困境的关键。“技能夜校”不仅是职场的“充电站”,还是干事创业的孵化器。

  近年来,南宁市人社局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将夜校培训作为破解劳动者“工学矛盾”难题、促进重点就业群体就业创业的重要抓手。

  据了解,参加公益性“技能夜校”的学员在结业后,可申请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或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合格者按规定享受补贴。同时,南宁市人社部门还会结合重点领域企业用工需求定制课程,配套提供岗位推送、职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员,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担保贷款等全方位支持,促进技能提升与就业创业良性互动。

  “下一步,南宁公益性‘技能夜校’将依据市民群众意见反馈,动态调整授课内容和班次安排,全年计划推出60期以上免费公益课程。”南宁市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指导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赵均钰介绍,各县(市、区)、开发区将依托零工市场、就业服务站等,按“每周至少2期”标准组织小班教学,确保年内完成3000人次培训以上的培训目标。同时,创新培训形式,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提供课程录播回看等功能,满足市民碎片化学习需求,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优质的技能培训服务,进一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

  今年以来,南宁市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5万人次,覆盖制造业、数字经济、生活服务等重点产业领域;新增技能人才2.0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000多人。(完)

【纠错】 【责任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