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八桂大地,书香氤氲。7月3日至6日,以“书启新章,阅见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举办,活动主会场设在广西南宁,桂林设分会场,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越南等东盟国家同步举办海外联展。这场集聚了国内外出版界、图书馆界专家学者的书香盛会,旨在更好地服务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促进共识,推动双方民心相通、情谊相连。
深化出版与馆藏合作 文化交流纽带更加紧密
在本届文化周的主会场上,图书展销区人头攒动,主题出版物展区吸引了众多读者和专业人士驻足,“今年是我们首次展出100本东盟读物,涵盖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四国的图书。”展区工作人员佟濛介绍,“通过进口图书这个渠道,我们希望与东盟国家的出版行业有越来越深入的交流。”
在“教育出海 合作共赢”——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职教高教图书推介会上,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四所院校签约,通过版贸平台共同推动职教高教图书“走出去”,将中国优质的职教高教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熟的教育标准,以图书为载体,系统化地推向东盟市场。
3日,“图书馆馆际交流会——2025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发行经验分享”举行,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图书馆界、出版界专家学者汇聚。“目前泰国国家图书馆已应用自动化系统管理超400万件馆藏,数字图书馆收录18000余种资源,并引入VR、AI等技术优化服务,图书馆计划将珍贵泰文书籍翻译成中文等四种语言,推动文化传播。”泰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帕·楚查说,出版商与图书馆的协同合作将为图书行业和国际教育领域注入持久的发展动力。
书香弥漫情谊升温 阅读推广结出新硕果
《2025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报告》揭示,2020-2024年,147家参与数据征集的中国出版机构,向东盟各国共输出图书3395种,引进东盟图书186种。2024年输出品种数较2020年增长4.2%,影响力指数增长183%,文学艺术、社科、少儿类图书成为最受欢迎的图书类别。中国图书正以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广阔的视野,走进东盟各国读者的视线。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策划的“东方智慧丛书”,已翻译成东盟国家8种官方语言,让古老的东方智慧在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惠及更多读者。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积极推动阅读落地生根,他们承担了《新中国70年》柬文版的出版,让柬埔寨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还在柬埔寨举办了“青年共读”等活动,让年轻一代在阅读中感受两国文化的异同与共通,播下友谊的种子。
从四川文艺出版社输出的阿来《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在印尼的出版,到广东人民出版社聚焦“一带一路”主题的图书在泰国、马来西亚的广泛传播,一本本图书,正以它们独特而持久的力量,书写着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更加温暖的篇章。
人文交流促民心相通 睦邻友好之花常开不败
今年恰逢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南宁主会场特设了越南人文展区。展区越南风情浓郁,琳琅满目的越南图书,或讲述越南的历史变迁,或描绘越南的秀丽风光,吸引着读者驻足翻阅;色彩斑斓的传统服饰奥黛,以其优雅的剪裁和柔美的线条,展现着越南女性的温婉与自信,现场不少中国观众被吸引着拍照留念;精巧别致的手工艺品,无论是细腻的木雕,还是绚丽的漆器,都展现出了越南人民的智慧与匠心。
“在来中国留学以前,我就很喜欢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正在奥黛展位前忙碌的越南留学生范流星说,这本书里写了很多越南习俗,希望中国朋友们能通过阅读,更了解越南。
《五百笔》创作项目的画布前围满了人。越南留学生手持巨大毛笔,眼神专注,一笔落下,一个遒劲的“福”字跃然纸上,这抹绿色,恰似常青藤,象征着澜湄情谊的坚韧与绵长。这些简单的“一笔”,将汇聚成一幅巨作《五百笔》,由艺术家邬建安进行汇总创作,最终成为澜湄六国在澜湄合作框架下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见证。(王奕初 黄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