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凭祥市以自治区“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产学研融合、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创新校地合作形式,为边疆和美宜居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不断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7月16日,一场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在凭祥镇柳班村班夫人文化公园展开。来自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同学们通过情景演绎、有奖问答等方式,向村民们普及防溺水知识,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急救方法。
据悉,此次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9个社会实践团队共80多名学生,在凭祥镇竹山村、前进村、柳班村开展文艺晚会、传统书法、科普实验等一系列惠农服务实践活动,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通过校地合作‘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扎根祖国边境,真正行走在边疆,上一堂生动的思政课,用自己的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团委干事陈秋彤说。
7月17日,在夏石镇那楼村旧楼屯,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师生们正在墙面上绘画,他们根据设计图精心调色,在墙面上勾勒描绘,一幅幅色彩饱满、充满壮乡风情的画作逐渐呈现。
今年暑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选派6个“驻点规划师”团队共33人进驻凭祥,全面开展凭祥市24个村屯的规划设计工作,通过深挖民俗文化与结合村民实际需求双轨并行,创新运用“轻介入、微改造”设计理念,为每个村屯定制“小投入、高效益”的整治方案。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延续乡土文脉,形成具有边疆特色的乡村振兴精细化治理范式,为边境地区人居环境改善提供可复制、可持续的实践经验。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罗文涛介绍,学生们主要来自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和环境设计专业,这样的专业搭配有利于从不同角度为乡村发展提供帮助。目前通过前期调研、设计跟作画,共同完成50多幅墙绘作品,上百幅的设计规划作品。
近年来,凭祥市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不断创新校地合作形式,取得了丰硕成果。2023年以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驻点规划师”团队六批次共129人入驻凭祥,对50多个村屯开展规划设计工作,完成含近千张设计效果图的50个建设规划方案,有力助推了凭祥市乡村振兴“五条示范带”建设。
此外,校地企联合打造上石镇上石社区食用菌基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打造边境产业转型“新样板”;联合打造边境“五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宣教长廊,绘就边境民族团结新画卷。同时校地合作开展边境教师培养、文化研学与跨境旅游互动、人才交流等多形式全面交流合作。
凭祥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广西驻村工作队凭祥市工作队队长刘德崇说,下一步,凭祥市将以产教融合汇聚创新动能,以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以具体项目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撑,全力打造边境乡村振兴标杆、筑牢新时代边疆发展战略支点,实现校地共赢、协同发展。(安晓密 庞海文 蒋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