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与南宁马山协作激活消费帮扶新动能-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5 09/22 11:35:36
来源:广西日报

深圳福田与南宁马山协作激活消费帮扶新动能

字体:

  原标题:从“好物入湾”到“游客进山” ——深圳福田与南宁马山协作激活消费帮扶新动能

水锦顺庄旅游景区,游人如织。(马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马山有福 珍品入湾”粤桂协作展销推介活动吸引众多深圳市民、游客驻足。颜业宏/摄

  “我们的土黄牛肉产品很受欢迎,近期一直有深圳顾客联系下单。”9月15日,南宁市马山县鑫苗丰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辉昌正忙着发货去深圳。

  就在两周前,由深圳市福田区与马山县联合举办的“马山有福 珍品入湾”粤桂协作展销推介活动,让50余种马山原生态农副产品首次亮相深圳口岸,也拉开了两地双向协作、激活消费帮扶新动能的序幕。

  近年来,在东西部协作战略指引下,深圳市福田区与南宁市马山县携手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从推动深山农产品走向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到吸引粤港澳大湾区游客走进西部山水,两地以多元合作双向发力,为乡村消费帮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书写着粤桂协作共赢的新篇章。

  产销对接 山珍好物走向粤港澳大湾区

  “这个里当鸡怎么卖?金银花茶有什么功效?”展销活动现场,广西民族元素十足的展位前挤满了驻足咨询的深圳、香港市民游客。

  此次活动设置有农产品展区与文旅展区,让大家在了解马山原生态农产品的同时,沉浸式感受当地的山水之秀,实现农产品出山与文旅引流的双向赋能。

  为让活动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市场,两地提前3个月启动筹备工作。福田区主动靠前服务,由福田街道办事处牵头对接深圳市口岸办,成功申请到福田口岸地铁口附近的广场作为活动场地,并妥善协调存储、用电等现场保障事宜;马山县则精选里当鸡、金银花茶、菌菇干货等50余种特色优质农产品,组织当地企业、合作社及景区组团参展。

  在推介环节中,马山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供销合作联社工作人员,各村驻村第一书记及当地农产品企业代表轮番上台,详细介绍马山农产品的特色与优势。

  “这场跨越数百公里的展销活动,并非简单的卖货。”活动有关负责人介绍,活动特别邀请深圳农批物流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及知名旅行社参与,为马山企业景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渠道商搭建起“面对面”的对接桥梁。依托粤桂协作机制,福田区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深挖当地成熟的销售渠道,推动马山农产品直供福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成效显著。马山企业在销售对接活动中摸清了广东市场需求特点;粤港澳大湾区采购商、消费者认可了马山农产品的品质优势。今年以来,马山县销往广东的农产品金额已超过6000万元。

  品牌建设 原生态农产品获“圳品”认证

  “我们的金银花茶通过‘圳品’认证后,就算价格高一些,消费者也愿意买!”马山古朗瑶乡山银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福胜,手持今年6月刚拿到的“圳品”认证证书,言语间满是自信。在福田与马山的协作中,打造农产品品牌、以标准化和高品质打开市场认可度,成为推动消费帮扶的关键一步。

  走进马山县广西菜根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农田里鲜少工人作业,农忙时无人机等智能设备轮番作业,既保证了种植效率,又实现了高产优质。

  2023年7月,在粤桂协作机制支持下,该公司与深圳市丰农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开启种植基地数智化升级与高质量标准生产之路。如今,基地种植的菜心和芥蓝均通过“圳品”认证,采摘后依托高效冷链,10小时内就能端上深圳市民的餐桌。

  为让马山县农产品符合广东市场品质要求,粤桂两地下了不少功夫。一方面联合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选派种业、山羊、肉鸡等领域专家赴马山推广先进种养技术;另一方面引入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为马山农产品企业提供“圳品”认证全流程指导,从材料准备、现场检查到产品检测全程参与,助力企业攻克认证难关。

  截至目前,马山县已有4家企业的7个产品通过“圳品”认证,拥有“深圳农场”和“供深基地”各1家,黑山羊、里当鸡等系列加工产品也在积极申请“圳品”认证。

  让“好物”变成“好商品”,单靠生产初级农产品远远不够,还需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福田区将协作从销售帮扶升级为深度产业培育,累计投入5288万元共建马山县深圳东风食品加工产业园,吸引5家企业入驻,拥有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食品加工企业,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全链条支持。

  文旅融合 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这大峡谷的风景也太漂亮了!”展销活动现场,马山县水锦顺庄旅游景区展示的旖旎风光,让路过的深圳市民纷纷驻足。水锦顺庄拥有长达数十公里的大峡谷,凭借完善的旅游配套与独特的休闲体验,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这张名片的背后,离不开粤桂东西部协作的持续赋能。2021年以来,福田区累计投入500万元粤桂协作资金,为景区建设生态停车场、民俗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针对农文旅发展短板,实施“广西数字农文旅——为村共富乡村计划”,并入选深圳市技术工人疗休养基地、推广数字化运营,助力项目村发展数字化农文旅新业态,全面提升景区“软实力”。

  随着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马山县农文旅产业实现“点面突破”,并主动搭建桥梁引进粤港澳大湾区游客。今年暑假,近700人参与的马山最美“村跑”(古零站)串联特色打卡点,以“体育+文旅”模式打造独特体验,吸引众多深圳选手参赛;8月,弄拉景区与水锦顺庄大峡谷入选广西休闲农业避暑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了马山景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知名度。借助“马山有福 珍品入湾”展销活动,马山各景区还积极对接广东旅游企业洽谈客源互送合作,推动更多游客走进马山。

  如今,粤桂协作已成为激活马山农文旅产业潜能的关键纽带。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马山获得粤桂东西部协作财政帮扶资金2.64亿元,实施协作项目61个,在福田区的支持下,产业、人才、劳务、消费、农文旅等领域发展速度与质量显著提升。未来,两地将继续深化协作,让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市民品味马山珍馐,让更多游客体验马山风情,让“马山有福”的故事在粤桂共赢中续写新篇。(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陈可夫 通讯员林园、李夏)

【纠错】 【责任编辑:李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