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晖初洒,柳江的产业发展图景在秋日晨光中展现出多元交融的生动景象。10月22日上午,向世界“链”接柳江——2025年境外媒体探访“一带一路”产业出海采风活动采风团继续深入柳江,走进田间地头、对话产业一线、探访非遗工坊,沉浸式体验柳江在特色农业、农旅融合与非遗传承等方面的生动实践,用镜头定格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以多元视角讲述这片土地上的产业新故事与文化新魅力。
外媒采风团先后走进柳江区“葱满幸福”香葱产业(核心)示范区、柳江区百朋荷苑景区与广西海洋鸟笼产业基地,通过实地探访、聆听讲解、现场拍摄,全方位感受柳江在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与非遗手工艺传承等方面的发展活力。
晨光中,外媒采风团首站抵达柳江区三都镇“葱满幸福”香葱产业(核心)示范区。连片翠绿的葱田在秋风中泛起层层绿浪,农户们正熟练地进行采收、分拣、打包作业。目前,三都镇香葱种植面积5.5万亩(含复种),今年总产量预计达1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有望突破7亿元。依托标准化种植模式和稳定品质优势,三都香葱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通过成熟的外贸渠道远销海外,成为当地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各位媒体朋友,现在我们正行驶在百朋荷苑景区观光道路上,大家看到这片万亩荷塘正是我们推动农旅融合、实现‘景村共融’的生动缩影。”车行景移,窗外掠过荷塘水韵、亭台廊桥,与讲解相得益彰。外媒采风团在车上聆听讲解,从荷花文化到文旅融合规划,从生态保护到乡村振兴实践,一段段介绍在秋日风光中勾勒出一幅“景村共融、人居和谐”的美丽图景。
匠心编织振兴梦,非遗传承正当时。外媒采风团走进位于柳江区百朋镇的广西海洋鸟笼产业基地,感受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活力。作为柳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百朋鸟笼制作技艺历经数代传承,以其精湛竹编工艺和独特艺术造型闻名。外媒采风团细致观摩鸟笼从选材、破竹到编织、成型全过程,对匠人的巧手与匠心赞叹不已。
“此次采风活动向世界展示了百朋鸟笼的独特魅力。通过各位媒体朋友的镜头和报道,这项承载着柳江文化的非遗技艺正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朋友的关注。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进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让百朋鸟笼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成为柳江文化的亮丽名片。”广西海洋鸟笼产业基地负责人梁海洋说道。
从“一棵葱”现代农业到“一朵荷”生态文旅,再到“一只笼”非遗产业,此次采风活动全景式展现柳江多元产业发展图景。外媒记者不仅见证柳江在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等工业领域的创新实力,也切身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产业与生态在柳江的完美融合。以此次采风为契机,柳江区将继续深化产业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路径,推动更多“柳江特色”走向世界,为构建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区域新格局持续注入新动能。(姚玮怿 覃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