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宁市紧紧围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本地“妇女发展规划”蓝图,通过筑牢健康防线、提供创业就业支持、完善维权体系等务实举措,让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变得更加真切。
筑牢健康防线,为“她幸福”兜底
妇幼健康事关千万家庭幸福,是城市发展的民生温度所在。近年来,南宁市持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为妇女儿童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今年3月,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一堂五中心”正式启用,样板妇孺国医堂与中医减重、治未病等五大诊疗中心协同发力,将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技术融合,构建起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中医特色服务平台,为妇女儿童提供精准温暖的健康守护。
在出生缺陷防治领域,南宁市构建起科学高效的防控网络。自2014年起,以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为中心,联动自治区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中心、7个县级地贫筛查实验室和193家孕产保健服务机构,构建起地贫筛查、基因诊断、产前诊断三级防治网络,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
近年来,南宁市持续健全新生儿筛查和产前筛查网络,通过每年组织围产保健、儿童保健等6类市级业务培训对全市县级妇幼机构的全覆盖,推动母婴安全适宜技术落地基层。截至2025上半年,全市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率上升至99.75%,产前筛查率达88.24%。
同时,南宁市妇联还联动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成立“女性(家庭)健康关爱中心”,2024年、2025年每年申请为民办实事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为2万名女性城乡低保对象购买“两癌”商业保险,并积极对接“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公益项目,两年共为410名适龄妇女免费接种HPV疫苗。
拓展发展空间,让“她能量”迸发
从参政议政的“发声者”到创业就业的“奋斗者”,女性正以多元角色诠释“半边天”的担当。
近年来,南宁市人大女代表和女常委占比、南宁市政协女委员和女常委占比越来越大,多名女性代表委员踊跃参与立法协商、民主监督,为妇女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发展一线,女性创业就业活力不断释放。当前,南宁市正多措并举助力女性创业就业。近日,由南宁市妇联积极对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引进的“2025年@她创业计划——‘她乡好货’赋能培训公益项目”在南宁开班,通过电商技能提升、乡村女主播孵化,帮助女性乡村致富带头人从“学技能”向“用技能”转变。2021年以来,全市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覆盖17万余人次,其中女性超10万人次,培训后就业6万余人。
同时,南宁市依托“就业援助月”等“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女性专场招聘会。2021年以来,3514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超418万个次岗位。截至2025年6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47.87%,达到了“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保持在45%左右”的目标。

“八桂家政”等劳务品牌建设成果显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家政培训师莫永芸,依托专家工作室等平台培养大批家政专业人才。2021年以来,南宁市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达4.59万人次,其中女性学员占绝大部分,促进妇女在养老服务、母婴护理等领域高质量就业。
在专业技术领域,女性力量同样亮眼。2021年至2025年,9名女性科技人才担任“邕江计划”青年人才专项项目负责人,聚焦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新材料等行业领域进行研发,9个项目获总资助395万元,以“她智慧”赋能南宁科创发展。截至2024年底,南宁市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为60.3%,远超45%的目标要求。
完善维权体系,为“她权益”护航
权益有保障,女性逐梦更安心。南宁市将维权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良庆区前进社区妇联联合专业心理咨询师、律师主动上门化解家庭矛盾,有效预防家庭纠纷升级。
目前,南宁市妇联在12个县(市、区)建立了162个覆盖三级网络的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服务点),直接面向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综合维权关爱服务;全市12个县(市、区)婚姻登记处已实现婚姻调解室100%全覆盖,并组建“心理咨询师+律师+社工”队伍常态化开展服务。

在劳动权益保障一线,南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设立专门仲裁庭,配备21名女性仲裁员专审专办女职工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对孕期、产期、哺乳期“三期”女职工等群体案件,实现“快调、快立、快审、快裁”。部分事实清楚、争议不大或标的额较小的女职工案件,最快可实现开庭当日作出仲裁文书送达当事人。
同时,南宁市成立联调平台,为女职工提供仲裁调解、行政调解等“链条式”联动调解服务;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女职工提供免费维权支持;以流动仲裁庭公开审案、仲裁员普法授课等方式推进“法律六进”,增强女性自我维权意识。
一项项举措、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南宁市对妇女发展的坚实托举。如今的邕城,越来越多女性在各领域勇挑重担、绽放芳华,以“半边天”的担当与作为,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她力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