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围绕“强首府”战略 打造人才引领发展先行区、示范区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竞争之本。近年来,南宁市围绕“强首府”战略,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工作取得较好成效。近日,南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谭向光接受新华网专访,介绍南宁市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及下一步的工作部署。
精彩观点
1

做“优”顶层设计,做“精”产业引育

做“优”顶层设计,做“精”产业引育
近年来,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部署,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南宁市常住人口达到874.16万人,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301.97万人,较2010年增加73%,形成人才、人口净流入态势。可以说,这10年,是南宁市人口和人才发展都最为迅速的10年。南宁市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是:
做“优”政策顶层设计。坚持政策为大。2018年以来南宁市相继出台了“1+6”人才政策、“强首府人才18条”“自贸区人才10条”等系列人才政策,建立了较为系统的人才政策体系。在政策制定中我们不搞“撒胡椒面”,注重突出比较优势,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有吸引力的政策举措,比如实施青年人才“青蓝计划”,对引进到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青年人才给予最高25万元生活补助;对“双一流”学子给予最高3.6万元的学费补偿。2018年以来,共向1505名青年人才累计发放生活补助2505万元,向381名“双一流”学子累计发放学费补偿543.6794万元,全市每年新增的青年人才数超过10万人。
做“精”产业人才引育。坚持项目为王。重大人才专项是引进、培养人才的具体抓手和载体。这几年,南宁市下大力气围绕产业集聚人才,根据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对于不同层次产业人才的需求,分层分类实施引才育才“八大计划”和“五大项目”,例如针对行业顶尖人才需求,南宁市实施顶尖人才“突破计划”,对院士、准院士级别的顶尖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科研补助。2019年成功引进中国工程院欧阳平凯院士项目落地,实现院士在邕持股创办企业“零”的突破。对南宁市A类高层次人才王双飞院士给予人才政策和科研项目支持超过2700万元,为其推进科研创新创业和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提供了有力支撑。
又如,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邕江计划”,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引进培育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分别给予50-500万元,最高1000万元项目资助。至今累计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其团队138个,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1100多名,给予项目资助1.95亿元。例如,支持南宁华数轻量化电动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引进宗志坚人才团队和广西宁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王可峰人才团队,分别给予500万元资助,两团队研发的项目实现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应用和整车生产,为推动南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做“亮”招才引智品牌,做“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做“亮”招才引智品牌,做“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做“亮”招才引智品牌。南宁市连续13年举办“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活动,开展项目对接、人才引进、合作交流等活动超过230项,吸引近90万人才“线上+线下”参会,433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携项目来邕对接,形成了“一个品牌,三张名片”(一个品牌是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三张名片是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项目对接会、在外广西籍杰出人才回乡交流活动),探索出“以‘赛’选优、以‘会’促引、专项培育”的海外引才育才和安全保护“一条龙”机制。以海创大赛为例,通过紧扣产业选、制定标准筛、依托专家挑,四届大赛共吸引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1814个项目参赛,其中197个晋级到大赛决赛的优质人才项目来邕参加项目对接会,促进了23个项目落地。
做“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坚持创新为要。创新创业平台是汇聚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创业要素的载体,也是决定一个城市高层次人才承载力的关键。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强创新实施方案中,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加快建设创新平台。2015年底,南宁市全方位引入北京中关村的先进理念、创新平台、专业团队等,大力推进建设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和科技园。目前集聚创新主体495家,今年营收预计超200亿元,辐射带动全市拥有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总数达32个,占全区34.41%。
南宁市立足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来邕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12家,经验做法在全区复制推广。例如,与东北大学共建广西先进铝加工技术创新中心,开发的生产线被列为“国家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首个先行先试项目,获工信部近2亿元资金补贴;成功研发出发射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的部分关键铝合金材料。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南宁作为创新策源地的地位逐步凸显,在2019、2020年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南宁市连续两年上榜,为广西唯一入选城市。
1

优化人才服务机制,做优人才发展生态

优化人才服务机制,做优人才发展生态
做“活”人才发展生态。坚持环境为本。南宁市作为西部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现有的产业环境、发展条件一时半会改变不了,在人才引进上不能与先进发达地区全面竞争、硬碰硬,要转换思维,从优化人才服务机制、做优人才发展生态入手,形成独特的比较优势。比如,南宁市在全区率先设立总规模2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成功引进和建设国际知名高端教育项目哈罗公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首次购房补贴、人才公寓、子女入学、医疗优诊等服务保障,目前已为129名高层次人才发放2508.59万元首次购房补贴。今年南宁市还在“软环境”上发力,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将涉及39个单位的72项人才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流程再造,打造上线“智慧人才”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人才办事“一次不用跑”、手机(电脑)一点全办好,人才服务全面提速增效。平台自7月底上线以来,仅四个多月访问量已超23万人次,受理申报人才事项近1.1万人次,其中,青年人才生活补助、“双一流”学费补偿等人才事项的受理数量,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1倍、13倍。
1

从四大方面着手,全面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从四大方面着手,全面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南宁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南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目标任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是科学谋划、精准布局。准确把握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会议对全国、全区作出的人才战略谋划和布局,找准南宁定位,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力争打造成为广西人才引领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形成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人才高地,争创国家级人才城。二是重点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主力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利用驻邕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技术密集优势,大力培养引进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集聚、培养一批南宁市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战略储备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三是做好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打造更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和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提高高层次人才承载力。四是优化提升智慧人才系统,为人才在邕创新创业、生活安居、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提供高效便捷服务,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谭向光
南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0100702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